】 【打 印】 
CPI由正轉負,非通貨緊縮表現
http://www.CRNTT.com   2021-02-19 08:38:56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數據。2021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1%;食品價格上漲1.6%,非食品價格下降0.8%;消費品價格下降0.1%,服務價格下降0.7%。

  和訊名家發表財經評論人譚浩俊文章表示,雖然已經預料到CPI會出現負增長,但是,數據發布之後,還是有點“突然”的感覺,有點不量很容易接受。因而,有人也就產生絲許擔憂,認為這是否通貨緊縮的表現。我們要說的是,按照中國經濟目前的運行狀況,CPI出現負增長,應當與通貨緊縮沒有多大關係,不應當是通貨緊縮的表現。更多情況下,應當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狀況。

  文章分析,導致1月份CPI負增長的因素,可能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去年同期的高增長,帶來今年CPI的負增長。必須看到,2020年1月份的CPI,同比上漲了5.4%,這是近年來上漲幅度比較這幾年來水平,也是超過年初設定目標比較高的水平。自然,會對2021年的CPI帶來影響,導致同比增幅放慢甚至下降。因此,就今年1月份CPI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來看,與去年同期高增幅是有著密切關係的,也是不需要過度擔憂與解讀的。

  其二,CPI環比仍處於上漲通道。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1.0%。其中,城市上漲1.0%,農村上漲1.1%;食品價格上漲4.1%,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上漲1.5%,服務價格上漲0.2%。也就是說,1月份CPI同比出現負增長,並沒有對環比增長構成太大影響,而只是時點性的下降,不會構成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會形成通貨緊縮。要想形成通貨緊縮,需要CPI同比、環比都出現負增長,且維持時間都比較長。顯然,就眼下的情況來看,出現這種現象的概率是極低極低的,甚至可以認為不會出現。

  第三,與疫情帶來的影響有一定關係。我們注意到,導致1月份CPI出現負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非食品價格,特別是交通通信價格。數據顯示,非食品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8%,影響CPI下降約0.64個百分點。非食品中,交通通信價格下降4.6%,是主要因素。因為,為了防控疫情,各地都在倡導“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自然會對交通運輸業帶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鐵路、民航等,影響更大,自然會傳導到價格方面。同時,去年價格水平很高、上漲幅度很大的豬肉價格,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下降幅度達到3.9%。顯然,這些因素,有的是臨時性的,有的是階段性的,有的則是發展性的。所以,與通貨緊縮沒有關係,也不會帶來通貨緊縮。

  文章認為,對1月份出現的CPI由正轉負問題,不必須過於解讀,尤其不要與通貨緊縮結合起來。1月份CPI由正轉負,就是特殊時期出現的一種特殊情形,不具有普遍性,也不代表什麼特別含義,更不具有可持續性,就是價格運行過程中的一個節點,一個小小的變化。至多,是一次小小的波動。更重要的,中國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國際組織都看好中國經濟增長,中國沒有必要自己對CPI過度敏感。過度敏感了,反而會亂了陣腳。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需要關注,但不要擔心,尤其不要對CPI等指標進行扭曲理解。否則,會產生不利影響。

  可以預料,由於去年同期增幅水平過高,2月份的CPI仍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甚至幅度擴大,但是,仍然不要擔憂,不要與通貨緊縮掛起鈎來。因為,去年同期的豬肉價格等都處於很高的水平,拉動了去年的CPI。在這樣的情況下,比較的基礎就存在一定問題。如果生拉硬扯,非要將其與通貨緊縮起來,就會模糊自己的認識,模糊自己的判斷,形成錯誤的認識與判斷。顯然,這是不應當出現的現象。所以,一定要理性看待,客觀分析,千萬不過度解讀出現的相關數據。避免自己把自己帶進溝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