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力促樓市穩健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2-19 08:56:11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2021年以來,上海、深圳、南京、合肥、杭州等地樓市調控紛紛升級。除了“打補丁”和“組合拳”式完善政策,深圳、上海等地把嚴格落實規定作為調控的重點,嚴查各種違規行為,從罰款、征信等方面對違規市場主體進行責任追究。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文章表示,針對已經和可能出現的局部樓市過熱苗頭,國家主管部門迅速行動,親赴一線指導。行業協會及時發聲,立即行動。深圳、上海精准打擊,合肥、杭州提前出手,北京等發布告誡提醒。

  2020年上半年以來,某些地方借紓困之名,調控政策執行力度略有減弱,導致個別城市出現過熱苗頭。從2020年6月至7月開始,相關城市調控持續加碼。從企業融資三道紅線到住房貸款集中度管理,國家房地產金融調控更趨嚴格。

  文章分析,無論是2020年年中還是今年年初出現的過熱苗頭,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入規模大、疫情防控和經濟表現好、民間資本市場活躍的城市。本輪市場過熱苗頭的出現是由炒房帶頭、投資及消費跟隨所導致的。

  從炒房的情況看,炒房策略主要圍繞“打新”等套利機會,一方面利用調控政策縫隙,採取弄虛作假的方式進行炒作。另一方面是違反政策規定,通過相互串通的方式進行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條件下,炒房空間越來越小,風險和損失則將越來越大。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地產調控尤其是抑制炒房的制度和機制越來越嚴密,政府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的決心更加堅決。目前,在供給過剩地區炒房者已經被套或出現虧損,對於工薪炒房者來說更是難以承受損失。

  文章指出,在投資產品有限、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大城市住房問題突出的背景下,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鞏固調控成果,確保樓市長期穩健發展,完成“住有所居”的目標。

  首先,進一步完善調控政策。一是完善監測預警。密切關注重點城市的樓市指標尤其是先行指標的變化,及時分析原因、發出預警和做出響應。二是擴大調控範圍。針對新房、二手房價差的套利炒房行為,嘗試對二手房市場採取必要措施。三是完善調控政策。精准打擊炒房的同時滿足剛需。四是嚴格執行政策,做到有規必依、執規必嚴和違規必究。

  其次,加快基礎性配套改革。加快住房供給土地制度改革以及房地產稅改革,發揮抑制投機、擴大租賃市場供給、支持財稅和土地制度改革的多重效應。

  再次,實施新市民安居工程。目前熱點城市保障性住房供給,很難滿足規模巨大且快速增長的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因此,建議切實擴大和加快新市民的住房供給,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和超大城市更需加大供給力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