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開往春天的火車:途經104個貧困縣市
http://www.CRNTT.com   2021-02-25 10:52:45


 
  火車是大山裡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橋梁,循著鐵道,他們就能找到通向幸福的路。和張澤亮一樣,依托“慢火車”富起來的,還有雲南省祿豐市妥安鄉的彝族婦女李光仙。

  早春的10時02分,7466次“慢火車”停靠在甸心站,翹首以盼的李光仙帶著家中的親戚、村裡的姐妹坐上這趟車,他們的目的地是兩個小時後的終點站——元謀西站。四年前,她坐著火車發現了這條勞動致富路,前往冬無苦寒的元謀縣蔬菜基地成為了一名“菜客”。“以前,家家戶戶種地,吃不完的就背上背簍坐著火車到縣城售賣,這幾年,我們更喜歡坐著火車去蔬菜基地打工,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四年來,在火車提供的便利出行條件和“李光仙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彝族老鄉坐著火車走進蔬菜基地,彝鄉貧困面貌也在悄然改變。

  “乘著慢火車去旅遊”,是不少旅行社推出的熱門項目。送出了山貨,拉來了遊客,慢慢悠悠的“網紅”火車,如今正在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地處偏僻,而這裡運行著一列“網紅火車”——“蔡家崖號”。三年前,“蔡家崖號”旅客列車開進興縣這片紅色熱土,結束了沿線呂梁山集中連片貧困縣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

  興縣圪墶上鄉幹部李龍向記者介紹,“蔡家崖號”如今已經成了當地群眾的“致富車”“民生車”,幫助不少困難群眾過上了好日子。據了解,開通的第一年,就為興縣運送遊客121.49萬人,旅遊收入10.13億元人民幣。“第一次坐上這趟列車,我就能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老區人民通過火車走上富裕的生活,山外的遊客通過火車走進呂梁山緬懷先烈,‘蔡家崖號’的紅色血脈生生不息。”李龍說。

  因地制宜 按需施策 從“綉花功夫”讀懂“一個也不能少”

  “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合計70萬公里左右……其中鐵路20萬公里左右”,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對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作出規劃。

  一個個數據,見證著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到2020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4.63萬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2.10萬公里增長20.9%。其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79萬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98萬公里翻了近一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