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中國經濟不僅“體形”更壯,“體質”也更強。
這是科技進步碩果累累的五年。“嫦娥”成功登月並采樣返回,“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北斗導航全球組網,“華龍一號”首堆並網成功……“十三五”時期,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2015年的第二十九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十四位,是榜單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更加強勁。”楊成長說。
這是結構優化穩扎穩打的五年。看產業結構,2020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4.5%,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8.4%,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最大動能。看技術升級,2020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個百分點。
這是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的五年。“十三五”時期,我國年均淨增市場主體1247.7萬戶,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大幅提升。2020年,在全球貿易和跨國直接投資大幅萎縮的背景下,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2.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加鞏固。
這是綜合國力不斷躍升的五年。“十三五”時期,我國工農業生產能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不斷改善。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製造業增加值、5G終端連接數、高速公路和高鐵運營總里程均居世界第一。
一串串亮眼的數字,記錄下“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的鏗鏘足音。“尤其是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册的答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徐諾金說。
制度偉力、改革動力、調控能力推動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