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克明:民進黨當局國安團隊調整的政治意涵
http://www.CRNTT.com   2021-03-05 00:29:43


 
  特朗普時期美國打“台灣牌”,做出了一系列激烈的挑釁中國的粗暴行為,雖然給民進黨執政當局的“反中”“抗中”政策撐腰打氣,讓民進黨執政當局撈到不少政治資本,但與此同時也把台灣置於危險的境地,這實際上也並非完全是蔡英文所期待的,對蔡英文的所謂“穩健”的政治風格來說,是具有很大的政治風險性的。我們看到,在特朗普接連不斷地打出對中國大陸極具挑釁性的幾張“台灣牌”時,民進黨執政當局在積極配合、大做文章的同時,也注意適當節制,甚至不得不進行“冷卻”,這包括吳釗燮這位一貫在美台關係上唱高調的“外長”令人意外地低調接待來訪的美方官員,甚至不得不在媒體上公開表態“台灣不尋求與美國建交”;民進黨大佬邱義仁也在媒體上公開聲稱“腦袋壞了才搞台獨”;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拋出了兩岸和平對話、尋求兩岸和平相處的論調,等等,這些都表明,民進黨執政當局在積極配合特朗普打“台灣牌”時,也充分注意到了其所帶來的極大的政治風險性,也在努力地進行風險規避。顯然,拜登執政後,這種狀況應該不會繼續出現,而理性和可預測地打某些“台灣牌”,可能更適合於蔡英文當局既能借此繼續“反中”“抗中”,撈取政治資本,又不需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這才適合蔡英文的政治風格。

  在美國大選的形勢開始明朗後,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也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繼續大唱“兩岸和平對話”論調,有明顯的政治意圖。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11月18日出席美國傳統基金會與台灣民主基金會合辦的“挑戰時期下的美台夥伴關係”視訊研討會開幕式,他以“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責任與最大利益”為主題致辭,其中提出“台海和平符合各方利益”,台灣“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呼籲“尋求溝通對話的可能”,“展開有意義的對話,減少誤判及誤解,共商和平相處之道”;12月8日在立法院回應民進黨籍立委的咨詢時(這種咨詢通常是事先設計好的“套”,讓答詢者有機會發表想說的話),陳明通在談到兩岸和平對話問題時說“只要對方改變想法、不要強加政治框架在我們身上,對話就有所可能”;12月10日,蔡英文應美國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邀請,參加該所線上年終慶祝活動發表專題演講時指出,她尋求建設性的兩岸對話,在不預設前提下,和平解決歧見,和平共存。

  這些顯然都是在借兩岸問題對拜登作出姿態,也就是說這些話都是在說給拜登聽的。這裡所期望表達的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政治意涵:第一,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當然非常歡迎美國打“台灣牌”,但特朗普政府所打的“台灣牌”有很大的政治風險,台海情勢一度兵凶戰危,這對台灣來說並不都是好事,甚至是不理性的,相信拜登政府一定不會也不可能繼續這樣;第二,民進黨是希望兩岸和平的,把台海局勢緊張的責任推給大陸;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顯示民進黨也是很理性的,積極呼籲“兩岸和平對話”,就是不想也不會在兩岸問題上給拜登的執政惹麻煩添亂,也就是民進黨希望通過積極呼籲“兩岸和平對話”來努力維護台海局勢穩定,以此表明對拜登執政後優先解決美國內問題的全力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