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考試100分到健康“100”分,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http://www.CRNTT.com   2021-03-11 12:33:01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副院長雙少敏認為,將原本象徵快樂、自由的體育納入考試範圍,不僅增加了家長的負擔,而且讓一些學生對體育產生了抵觸情緒,這某種程度上是對體育的“異化”。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形成體育愛好和運動習慣是推進體教融合的終極目的,僅靠考試顯然無法達到,而要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學校體育教育仍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記者發現,體育教師短缺問題在一些地方仍十分突出,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地域性和結構性的缺編問題嚴重。在山西一所掛牌“足球特色學校”的農村小學裡記者看到,該校沒有一名專職體育教師,足球教練是由美術老師和另一位身兼多門課程的老師來擔任的。

  此外,體育教師專業素養不足、體育課質量較低等情況也是有關專家普遍提及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跆拳道協會和空手道協會主席管健民認為,“當前的普遍現象是青少年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運動項目化發展水平不高是學校體育工作的明顯短板。”

  對症下藥補齊短板,體教融合任重道遠

  面對體育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專家表示,中高考體育改革只是體育教育改革的一個方面,推進體教融合不能“一考了之”,而是要多措並舉、對症下藥。

  “加大資源投入、完善資源配置是推進體育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礎。”雙少敏建議,各地政府應加大體育教育投入力度,增加體育教師編制,支持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設施購置,保障各中小學尤其是鄉村學校配齊體育教師、開足體育課程。他同時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宣傳引導力度,讓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加快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真正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運動項目化是現代體育的本質特征之一。”管健民建議,以運動項目為抓手,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大中小學運動項目專項師資的培養、培訓力度,同時教育部門應與國家級體育單項協會加強溝通協作,就如何科學合理地在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中融入更多運動項目元素,如何將運動項目教學、競賽活動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與教學體系等展開合作與研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