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全國兩會讀懂中國式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21-03-14 09:46:34


 

  ——兩會上,代表委員認真審查討論規劃綱要草案。吸收各方面意見和建議,規劃綱要草案作55處修改。

  從醞釀到出台,這一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過程,環環相扣而又水到渠成,向人們生動詮釋了“全過程民主”的要義。從黨的建議到人民的綱要,這一中國式民主的實踐過程,集中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本質、特質、品質的真實寫照。

  (二)

  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往返於熟悉的鄉間小路,詢問鄉親們的想法和期盼;扎根社區29年的全國人大代表楊蓉把社區居民的事看得比啥都重,今年圍繞加快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建設等提出議案建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國政協委員賀穎春帶著“希望鄉村教育不輸城市”的基層心願來到人民大會堂……

  代表委員忙碌的身影裡,有百姓冷暖,有萬家憂樂,有無數普通人的夢想。中國式民主的脈搏,始終為人民而跳動。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和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句空話,必須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

  規範校外培訓機構、補齊農村養老短板、破解大城市住房難、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救助保障……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提出的建議提案頻頻衝上熱搜榜、刷屏“朋友圈”,社會反響強烈。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主要指標設置上,民生福祉類指標數量最多,覆蓋了就業、收入、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領域,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接地氣的兩會,傳遞著民生溫度,也將“人民至上”理念深深鐫刻在中國式民主實踐進程中。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跨越千山萬水,心系天下蒼生,代表委員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難愁盼”問題帶到兩會,打通“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讓“百姓盼的”與“黨和政府幹的”高度契合,把14億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更好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這一民主實踐過程,正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注解。法國學者米歇爾·阿列塔指出,經濟和政治行為是否民主,應從其是否有利於人民福祉來判斷,“中國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就是民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