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圍剿”經營貸炒房 守住“救命錢”
http://www.CRNTT.com   2021-03-28 08:20:33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2021年以來,一場針對違規挪用經營貸炒房的“圍剿”在多個熱點城市展開。北京、杭州等城市明確表態嚴防經營貸流入樓市,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也加大對挪用經營貸的查處力度。作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產品,經營貸已存在多年,為何這兩年出現異化?

  經濟日報發表評論員梁瑜文章稱,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近兩年來,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頻繁上演“空手套白狼”的遊戲,已成為本輪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並進一步加劇資本“脫實向虛”。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2020年,疫情衝擊之下,為了助企紓困、激發市場活力,很多地方出台了降低經營貸利率,乃至於直接貼息的優惠政策,一些銀行的經營貸利率已低至3.6%-3.8%。2021年3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28%,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7%。很明顯,與房貸利率相比,經營貸的利率差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辦理程序簡單、銀行審核不嚴,便給了一些“有心人士”鋌而走險的機會,讓本來是惠企利民的好政策變了樣兒。

  從近期通報的違法案例中不難看出,每一次違規操作背後,都離不開借款人、貸款中介、銀行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按理說,借款人要申請經營貸,名下必須有小微企業及足夠的經營流水。但是在貸款中介的“包裝”下,即使沒有也沒關係,借款人只需支付一筆款項,就可以達到相關標準。這些虛假材料交到銀行後,有些銀行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並沒有嚴格審核,因為這些銀行向來“嫌貧愛富”,它們覺得借款給真正的中小微企業,金融風險更高。層層逐利下,便形成了一條嚴密的灰色產業鏈,多方主體利用渠道的便捷性和信息的通達度,將樓市變成了“冒險家們的樂園”。而那些努力凑首付的剛需購房客們,卻還在樓市裡望眼欲穿;那些真正需要“解渴”的中小微企業們,也還在苦苦掙扎。

  文章表示,監管或許會遲到,但不會永遠缺席。事實上,相比鑽政策漏洞獲得的收益,事後面臨處罰的更大,很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目前,多地銀保監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均表示,對於已經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問題,將嚴厲查處,對違規貸款進行收回或制定清收計劃。2021年以來,已有廈門銀行、工行衢州分行、江西德興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因存在資金違規進入樓市問題而收到罰單。

  文章指出,其實,近年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一直很明晰,那就是“房住不炒”。從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距今已逾四年。2018年、2020年、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強調“房住不炒”。“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可以說,這已經為今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走勢定下了基調。

  對於任何鑽空子的投機行為,都應嚴格查處、嚴肅處理。“堵截”經營貸炒房,還要加大聯網排查,加強信貸流向監管,進一步鼓勵投訴舉報,從而穩定市場預期,真正守住中小微企業的“救命錢”,夯實經濟發展之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