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優化投資結構 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http://www.CRNTT.com   2021-03-28 08:18:49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拓展投資空間,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這就要求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從需求側擴大短期投資需求,從供給側增加有效產出和提高供給效率,從而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現階段,我國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存在不少短板,在產業領域特別是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領域有很多弱項,潛在投資需求巨大。擴大有效投資必須選好方向和重點,有效彌補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的短板弱項,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和培育發展新動能,助推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

  基於此,“十四五”時期,擴大有效投資的方向和重點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能源、交通、水利等傳統基礎設施;二是污染治理、生態建設、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三是旅遊、文化、體育、健康和養老等幸福產業;四是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五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六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等“四新經濟”領域。

  擴大有效投資,資金是關鍵。應穩步加大中央政府的投資力度,逐步提高中央預算內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或至少與名義GDP增速保持一致;保持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基本穩定,為地方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建設資金來源;進一步鼓勵、支持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著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切實保護民間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障民間投資者能夠公平獲取項目信息、投資機會、申請政府投資資金以及投資建設運營所需的各類資源要素;調動銀行等各類金融資本的積極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適度放寬對小微企業項目貸款風險監管的容忍度,公平、公正對待各類民間投資主體。

  擴大有效投資,還要調整優化投資結構。首先要管好用好各級政府投資,明確投資方向和重點,謀劃和研究論證好政府投資項目,提高政府投資效益,更好地引導和撬動社會投資。其次要引導好企業投資方向,更多通過發展規劃、產業政策、技術標準和價格政策等間接手段引導調控企業投資方向,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最後要引導好金融資本的投向。銀行、股權投資基金、信托計劃和資產管理計劃等金融資本要貫徹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要求,更好地服務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的實施,更多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積極支持創新、創業企業發展,大力支持公共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和惠民生等重大項目建設。鼓勵各類金融資本實施戰略合作,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形成合力,通過投資、貸款、債券、租賃等組合投融資方式支持企業投資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吳亞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