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雙區”戰略高度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4-01 09:08:18


 
  力求重點領域有新突破

  文章指出,新技術是創新的重點,也是建設科學中心的關鍵。《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信息、生命、製造、能源、空間、海洋等的原創突破為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提供了更多創新源泉,學科之間、科學和技術之間、技術之間、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日益呈現交叉融合趨勢,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深圳的支柱產業,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可穿戴設備等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是,深圳也需要解決一些“短板”和“卡脖子”問題。深圳是全國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和消費中心,擁有大規模機器人企業集群和國內最為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但是,機器人產業鏈的上游,如新型傳感、先進控制等核心技術主要在國外。芯片是現代信息產業的核心,中國是芯片進口大國,芯片的設計、製造和封裝等三大領域的核心技術也主要在國外。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要通過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對深圳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了具體要求。新發展格局反映了辯證發展過程,過度依賴國際市場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因為國際市場畢竟不像國內市場那樣穩定,政局、戰爭、疫情、災難等,以及不確定的關稅壁壘、歧視性政策等,都可能對外向型經濟造成較大影響。這次新冠疫情發生後,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是全方位的。特別是有些企業“兩頭在外”,即產業鏈條的上游和核心技術在國外、產品銷售主要在國外,受到的衝擊更為嚴重。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深化對內經濟聯繫,要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基礎研究這個短板問題,長期困擾產業和企業,需要重點解決。深圳在基礎研究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契機,加快布局創新要素,以光明科學城為核心承載區,形成全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基礎研究體系。辦好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引進世界名校創辦研究院,引進院士、諾貝爾獲獎者創辦實驗室,建設國家實驗室等高水平基礎研究平台。加大應用基礎研究,以重大科技項目為目標,將應用基礎研究與產業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銜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商品,更好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提出加快建設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作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平台,開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預先研究,集中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一批跨領域、跨學科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形成交叉融合、緊密協作、相互支撐的創新內核,強化原始創新能力,發揮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的關鍵作用。明確將加大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市政府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資金不低於市級科技研發資金的30%。目前全國平均僅為6%,而發達國家高達15-25%,深圳的力度空前,將強化原創導向,夯實產業基礎。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多年來,已經成為國內製造業強市,未來的製造業將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製造業將越來越有“靈魂”。加強創新力度、加快科學中心的建設,有利於製造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從深圳製造走向深圳智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