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IMF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6%
http://www.CRNTT.com   2021-04-07 09:45:28


4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一名男子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外走過。(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4月5日至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召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6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和2021年4月《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上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同時警告要避免金融脆弱性成為危機後的遺留問題。

  經濟增長預期上調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復甦正在加速。報告預計,2021年和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分別達到6%和4.4%,高於此前該組織的預期值。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全球經濟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復甦將呈現分化態勢,這種分化不僅存在於國與國之間,也存在於一國的不同地區,來自於疫情的損害也仍將持續。全球經濟復甦的分化將使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國家間在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比疫情前預計的更大。

  美國經濟增長將超過其他發達國家。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中國在2020年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GDP水平,然而,許多其他國家將一直到2023年才能恢復這一水平。與疫情前相比,不同的經濟復甦途徑可能會在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國家之間造成更大的生活水平差距。2020-2022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不包括中國)累計人均收入損失與疫情前預測相比將減少20%,而發達經濟體損失預計將相對較小,為11%。報告警告說,這種情況削弱了減貧的成果。

  未來的經濟發展將取決於公共衛生危機的發展路徑、政策行動的有效性、金融狀況和商品價格的演變、經濟的調節能力等。這些驅動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將決定經濟復甦的步伐和中期復甦程度。報告認為,當復甦勢頭加快,經濟貨幣政策態勢需要收緊時,可能會對新興市場產生不利的溢出效應,特別是對其中負債高,融資需求大的經濟體影響更為明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