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委“點名”大宗商品 透出關心信心與耐心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10:45:52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上游企業有利,但持續的高價可能傷害整體經濟和民眾生活。從歷史數據來看,PPI和CPI有一定的正相關,PPI上行大概率會傳導至CPI,儘管當前我國正處於豬肉價格下行周期,導致CPI上行相對溫和,但是這一風險點事關民生,必然會引起金融委的高度重視。

  第三,大宗商品漲價金融政策有應對空間與能力。

  本次金融委會議強調“特別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可以想象,如果未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超出容忍區間的話,可能會有政策調整,而且這種政策調整有效的概率較大。

  首先,央行可在投放長期基礎貨幣的同時等量回收短期基礎貨幣。如此一方面可擴大商業銀行放貸能力,盡量滿足製造業企業購買原材料所必需的增量貸款;另一方面可以穩定股市良性預期,監管部門通過適度放寬製造業企業股權再融資政策,使企業有能力保持資產負債表健康,平衡融資成本。其次,央行可以加大中小微製造業企業信貸直達力度。最後,有專家建議可以利用期貨市場的現貨交割庫,在中國期貨市場開辦“常設大宗商品現貨拍賣市場”,以強化中國現貨需求對國際期貨價格的影響力。

  第四,大宗商品料將轉入平衡市。

  金融委的特別關注還透露出對全球大宗商品趨勢並沒有到達無法接受的閾值,即大宗商品漲價趨勢已逐步放緩並有轉向可能。

  魯證期貨研究報告認為,目前海內外供需關係錯配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因素正在逐步退卻,通脹壓力或在海外供給的持續恢復過程中獲得趨勢性緩解。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全球流動性寬裕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通過貿易、金融等渠道向國內傳導,但這種傳導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可控的。

  筆者認為,金融委對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特別關注,透露了其對民生的關心,對市場自行調整的耐心,對政策掌控能力的信心。相信認真觀察的投資者會有自己的結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