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突破血腦屏障 納米顆粒開啟向大腦遞藥征程
http://www.CRNTT.com   2021-04-14 13:52:53


 
  納米顆粒“攻陷”血腦屏障送藥

  如何跨越血腦屏障將藥物遞送到腦內作用於病灶,成為醫學界面臨的棘手難題。

  今年年初,《科學》子刊《科學進展》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利用納米顆粒突破血腦屏障,為解決藥物進入大腦的難題提供了一種富有潛力的新方法。

  該研究團隊發現,創傷性腦損傷相關的繼發性損傷,可能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之前開發的在創傷性腦損傷後將治療藥物遞送進入大腦的方法,依賴於創傷後血腦屏障暫時被破壞的短時間窗口,在血腦屏障修復後,就缺乏有效的藥物遞送工具了。而科學家研發的這一納米顆粒遞送平台,不僅可以用於遞送蛋白抑制劑,還可以用於遞送包括抗生素、抗腫瘤藥、神經肽等在內的多種藥物。該研究團隊表示,雖然這項成果是使用創傷性腦損傷模型來探索和開發的,但是基本上神經系統疾病都可以從這項工作中受益。

  3月10日,在《科學》子刊《科學轉化醫學》上,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文稱,他們開發了一種球形核酸藥物,這種藥物由核心的納米顆粒與靶向小分子干擾RNA(siRNA)結合而成,通過精確設計納米顆粒表面的活性劑以及受體,藥物能在靜脈注射全身給藥後穿越血腦屏障,促進腫瘤細胞的死亡。

  “這些表面活性劑以及受體就像納米載體‘士兵’攻陷血腦屏障這座‘城墻’的‘兵器’,通過篩選合適的‘兵器’以及攜帶‘兵器的數量’,納米載體‘士兵’成功實現了最大程度的siRNA包載和血腦屏障的跨越效率,從而對受損大腦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薛雪介紹。

  同樣是利用納米顆粒作為載體,薛雪團隊開發了一種半乳糖修飾的“三重相互作用”穩定的聚合siRNA納米藥物,利用禁食和補充葡萄糖控制血糖變化這種生物策略,觸發腦血管內皮細胞上的葡萄糖轉運蛋白1(Glut1)循環,Glut1特異性識別聚合siRNA納米藥物,通過轉運蛋白介導的胞吞作用,使聚合siRNA納米藥物從腦血管內皮細胞腔面遷移到基底面,增強siRNA在血腦屏障中的遞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