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界:新例去政治化又非“清一色”
根據《條例草案》,社會福利界由原本的個人票改為團體票、60席減至30席,當中15個為當然委員,包括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執行委員會主席、社工註冊局主席等。另外15個委員經團體選舉產生,與15個當然委員的所屬團體一致。至於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則以註冊社工個人投票選舉產生。多位社福界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選委會社福界的構成更多元,有助去政治化,但又非“清一色”,相信能令代表性更強、更聚焦業界事務;立法會的社福界參選人在新選制下亦須均衡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註冊社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表示,此次完善選舉制度,讓選委會社福界的構成更多元和具代表性。他指,是次完善選舉制度不是要搞“清一色”,只要愛國愛港的人都有機會參選,故其中還包括了被視為非建制的團體。
他相信,立法會社福界參選人需獲得選委會每個界別不少於2名委員提名,除了有把關作用,亦令未來議會及選委會都更注重香港整體利益,相信有助打破傳統既得利益束縛,改善香港貧富懸殊等深層次問題。
註冊社工、民建聯的譚榮勳表示,立法會社福界參選人需從各個選委界別取得提名,有助參選人均衡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能避免近年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只顧作政治訴求的情況,令“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社福用地規劃、社工年資轉職制度等界別最關心的事宜得到重視。他相信,建議有利功能界別去政治化,令參選人要更宏觀顧及整體社會利益。
半數當然委員來自業界龍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