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理性看待明星代言 切實防範金融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21-04-23 10:38:14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銀保監會4月22日消息,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互聯網平台及理財投資產品層出不窮,一些機構邀請明星代言推廣或站台,存在過度宣傳、承諾高額回報、誤導性宣傳等問題,嚴重損害了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1年第二期風險提示,提醒金融消費者要理性看待明星代言,切實防範金融陷阱。

  銀保監會提示,認清明星代言金融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金融產品信息不對稱性高、專業性強,代言人自身如果沒有辨別代言產品資質、不了解產品風險,可能產生宣傳誤導風險。目前,明星為各類互聯網平台或金融產品代言種類繁多,常見模式大致有以下五種:一是為P2P平台代言。近年已有明星代言的平台爆雷,導致參與者資金受損。二是代言涉嫌非法集資的產品。如“中晉系”集資詐騙案已導致萬餘名投資者遭受資金損失。三是為互聯網金融平台代言。網絡平台操作更便捷,但也容易存在風險提示、投保告知不充分等問題,消費者切忌因明星代言而忽略風險告知事項。四是為金融產品、平台站台。如“泛亞有色”曾邀請某學者出席活動,利用名人光環對公眾造成消費誤導。五是為銀行保險機構某類產品或整體品牌代言。如明星擔任銀行信用卡推廣大使或宣傳大使。

  此外,部分粉絲無底線追星,為明星集資打榜等不理智追星行為也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一些集資亂象。還有的利用名人效應過度營銷宣傳誘導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有可能引發過度負債、暴力催收等問題。

  銀保監會強調,消費者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時,不可盲信明星代言,應理性對待“明星代言”的產品或服務,做到“三看一防止”。

  一看機構是否取得相應資質。金融行業屬於特許經營行業,不得無證經營或超範圍經營金融業務。消費者應選擇有相應金融業務資質的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可以登錄金融監管部門網站、行業協會網站查詢機構有關信息,或者向當地金融監管單位核實機構資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