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徐匯:傳承紅色薪火 講活黨史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1-04-27 11:05:00


 
  “愛讀書,勤實踐;熱愛教育,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這是陳振新回答學生代表的問題時提到的幾個關鍵詞。在他看來,這些是父親陳望道身上最值得繼承和發揚的品質,傳承這些品質對當代的教育事業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他期望,生活在當代的青年一代,能在追求個人理想的同時,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以緊密型學區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徐匯區教育系統用好黨史源頭活水,依托校內課堂主陣地、校外實踐主渠道,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如依托“海派源、濱江情、龍華魂——‘匯行’區域性人文課堂建設”項目,升級“徐匯區青少年勵志地圖”小程序,結合學校自身特點開展區校內外紅色教育基地尋訪活動,引導青少年走進烈士陵園、紅色場館,傳承革命薪火。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將尋訪百個紅色基地,用活紅色資源,走近百位時代楷模,搞活教育形式,打造百節紅色黨課,講活黨史故事。

  早在2019年5月,近500名中國中學的學生在錢學森圖書館舉行了一場“樸域研學”之錢學森圖書館研學活動。2020年起,學校與錢學森圖書館進行了深度館校合作,學校組建了一支“錢學森圖書館跨學科課程設計團隊”,將錢學森圖書館中與思政德育、創新精神以及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等相關內容有效結合到課程設計中,運用跨學科路徑,圍繞“科技發展與時代精神”“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等5個不同的維度,研發出5門不同的研學課程。在《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這門課程中,教師將語文、英語、歷史、地理、數學、藝術等若干門學科的核心知識進行融合。學生以項目為導向,小組合作撰寫一本青少年視角的《錢學森傳記》,並召開了一場新書發布會。“通過深度學習,學生進一步展開對現實背景下個人與家國命運之間關係的深入思考。”中國中學校長鄭敏芳說,紅色教育模式的轉型,也是學校將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的一次有益嘗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