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美“種族歧視病毒”泛濫 亞裔成疫情替罪羊
http://www.CRNTT.com   2021-05-03 16:57:33


 
  與建州議案的難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項長達280頁的“反華議案”的通過。

  4月21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高票通過了《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一些分析人士甚至將這份議案稱之為21世紀的《排華法案》。

  一首在上個世紀80年代風靡迪斯科舞廳的歌曲,講述的是“中國瑪麗”的故事,包含了對華人的偏見。歌曲的主人公“阿龍夫人”,祖籍廣東中山,於1906年12月6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墓碑鎮去世。

  當時作為第一代華人領袖的阿龍夫人,在以“牛仔槍戰”出名的墓碑鎮,經營著一家“坎坎餐廳”,通過舊金山的六大華人會館幫助華人找工作,替華人打抱不平,得到了當地人的尊敬。當時,正是華人深受《排華法案》迫害的時期。

  華工承擔了“太平洋鐵路”西線部分90%的建造,鐵路完工後,數萬名為美國做出巨大貢獻的華工進入了美國西部的勞動力市場,在舊金山建造了唐人街。然而,很快引發了當地白人的不滿,認為是華工搶走了他們的飯碗。

  與之對照的是,當時美國的種族矛盾也在激化,共和黨人主張給黑人選舉權的“戰後重建”運動在南方遭到挫折,南方各州相繼實施了種族隔離政策。而排華卻成為兩黨共識。

  在白人的宣傳中,中國人被描繪為邪惡、反基督教。在畫作中,當時中國人的辮子對白人來說成為了異類的象徵,而唐人街則被污蔑為藏污納垢的窩點。

  最終在1882年5月6日,時任美國總統共和黨人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簽署了《排華法案》,其最核心內容是禁止一切華人勞工移民來到美國。

  歷史學家認為,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反移民法案,其嚴重的後果是,《排華法案》實質上在美國合法化了歧視華人的制度和環境,致使白人對華人的歧視更為肆無忌憚。法案刻意把華人列為驅逐與歧視的目標,並且執行長達83年,這也直接導致了至今亞裔人口在美國僅有5%的人口現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