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低碳消費,我們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21-05-04 12:59:02


 

  個人減碳不可小覷

  減碳是項大工程,許多重大行業比如電力、鋼鐵、水泥等擔當了重任,那麼,個人消費能在其中起多大作用?《政府與企業促進個人低碳消費的案例研究》報告認為:為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除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外,也應採取必要的干預手段降低因居民消費帶來的碳排放量的增長速度。

  隨著國內消費的持續增長,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也會持續上升。研究表明,2012年我國居民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約為2002年的2.27倍。居民消費造成的碳排放不僅包括日常烹飪、取暖、出行等過程中消耗能源產生的碳排放,還包括個人在衣、食、住、行、用等各個領域所消費產品和服務在其生產、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

  專家指出,從長遠看,個人消費也是特別重要的領域和環節,個人消費模式的改變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前端供應端。

  “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及時地對大家的消費行為進行低碳化引導,未來可能相應的碳排放增長將會對環境、對實現國家氣候變化目標等造成壓力。”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中國城市項目主任潘支明說。

  集腋成裘,個人減碳也能產生大作用。比如廣東省的碳普惠平台,現有減碳項目20個,會員數量兩萬多人,累計減碳量達到了16976.75噸。2020年碳阻跡(一家咨詢公司)發布的《大型城市居民消費低碳潛力分析》報告,對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型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用五個消費領域以及十三個場景下的減排潛力進行分析。報告指出,若相同場景下居民從現有生活消費方式逐步轉向相應的低碳消費方式,2030年人口超過1000萬的一二線城市人均年減排量至少可達到每人每年1.1噸,潛力巨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