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智庫:吉塔衝突背後隱現西方黑手
http://www.CRNTT.com   2021-05-06 14:05:57


  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5月2日發表題為《軟實力和中亞邊境衝突》的文章,作者系俄羅斯軍事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普羅赫瓦季洛夫。文章認為,近年來發生在吉塔邊境地區的衝突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占據核心地位的是西方“軟實力”的有效投射。力量的載體就是美國大使館和西方資助的非政府組織網絡。全文摘編如下:

  4月28日,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邊境爆發武裝衝突。在吉爾吉斯斯坦巴特肯州托克塔什村的戈洛夫諾伊配水站附近,邊境村莊的居民發生爭吵,繼而升級為衝突。隨後開始了縱火和槍擊。

  吉塔兩國之間長達980公里的邊界線本身歷史沒多久,不超過30年,但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端。把人們記憶中本是同一個國家的東西分開並非易事,需要付出血的代價。

  自2014年以來,吉塔邊境地區發生了10起嚴重衝突。2014年發生了5起跨界事件。2019年,衝突再起。在衝突又一次造成人員傷亡之後,時任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與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試圖達成協議,並舉行了會晤,但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編寫指南兩頭拱火

  讓我們來看看外部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占據核心地位的是西方“軟實力”的有效投射。力量的載體就是美國大使館和西方資助的非政府組織網絡。

  2006年,英國“國際警覺”組織發布的題為《中亞:建設和平戰略框架》報告,闡述了西方在中亞擴大影響的總體框架。該報告的編寫是由倫敦官方和瑞士發展與合作署提供的資金。

  對非政府組織來說,該報告是一種行動指南:如何滲透,如何抵消俄羅斯等國家的影響,什麼是“衝突文化”。報告還舉例說明了在灌輸“衝突文化”方面的“成功案例”:英國資助的塔吉克斯坦“土地爭端第三方仲裁”項目;吉爾吉斯斯坦農村人口法律支援項目(由美國國際開發署和瑞士發展與合作署資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