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國內消費整體性恢復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1-05-09 08:49:01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游2.3億人次,同比增長119.7%,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3.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132.3億元,同比增長138.1%,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7.0%。同時,國內消費依舊沒有恢復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

  環球時報發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文章介紹,旅遊數據是最為亮眼的。飛豬數據顯示,機票、酒店、民宿、門票、租車預定出行人次全面刷新歷史峰值。其中門票預訂同比大漲超420%,酒店預訂同比漲超200%,租車量同比增長超10倍。這些數據是最能看出“五一”出行情況的,毫無疑問,這種大幅度的上漲一定程度是源自於報復性消費。但並不把這一切都歸因於此。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走出疫情影響,在全民共同努力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進入了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因此,報復性消費的貢獻已不再如之前節日那麼明顯。

  文章分析,去年“五一”假期,由於民眾出游信心還不足,出游形式仍以周邊游、短途游為主。而今年,通過“走出去”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出游的人對國內形勢更加樂觀,同時也提振了“宅家”的人的出游信心,為這部分人群的出行打下基礎。同時我們也看到,“五一”合併假期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人們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一些遠的地方進行游覽,數據也證實了這樣一種猜想,今年“五一”更多的遊客選擇長線游。從短途到長線的改變並不是距離這麼簡單,還伴隨著消費結構和消費規模的改變,顯然,長線游對於住宿餐飲的需求相比周邊游來說要高出許多,消費規模也更高。因此,假期設置的改變對於消費的提振作用不容小覷,也為之後進行節日活動的策劃安排及政策支持提供了幫助。  

  除此之外,“五一”出行的另一個特點是旅遊主題的多樣化,其中家庭游是“五一”出游的主流群體。與之前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家庭游表現出很強的消費熱情,經歷了疫情,不僅成年人需要假期去游玩,小朋友也都盼望著能夠去陌生的地方體驗新生活。另外,經歷疫情,人們也更加懂得享受生活,攜程的數據顯示,預訂高星酒店的占比接近四成。“五一”期間,更是有“4口之家旅遊花費2萬元”的微博熱搜,反映出民眾的消費熱情。

  關於消費,電影的數據也是繞不開的,今年的“五一”檔觀影人數和票房不輸以往。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五一檔”總票房達16.61億,創影史票房、人次、場次新紀錄。觀影作為市內游最重要的活動在此向社會展示了消費復甦的活力。

  文章進一步分析,“五一”期間火熱的數據顯示出消費增長的潛力,但同時為何消費沒有恢復到疫前同期水平?一方面應該看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社會消費總水平已經達到一個高點,不可能盲目期待消費還能像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那樣出現大規模井噴式發展或者恢復。另一方面,全世界目前還沒有完全走出疫情,包括中國在內,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依舊處於修復階段,這對大眾消費信心起到了一定的阻滯作用,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特征因此都呈現出一種觀望狀態,民眾還不太敢於大規模恢復大宗消費。此外,消費終歸無法僅依靠旅遊拉動。中國推進完善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的舉措,以及提振產業經濟鼓勵就業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舉措,在逐漸走出疫情後需要繼續堅持下去,這樣才能讓老百姓真正敢於消費。中國消費增長的潛力有目共睹,亮眼的“五一”數據具有很強的正反饋機制,不僅鼓勵了市場,同樣鼓勵了更多潛在的消費者。通過宏觀與微觀政策的聯動配合中國巨大的市場基礎,消費整體性恢復是可以期待的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