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林鬆添回應中美兩國人權理論與實踐有何差異
http://www.CRNTT.com   2021-05-09 14:44:36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鬆添在現場接受中外媒體群訪。(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5月8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減貧發展與人權事業研討會”在福建寧德舉行。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鬆添在現場接受中外媒體群訪。現場俄羅斯媒體記者提問中美兩國在人權理論和實踐上的差異,林鬆添表示,美國真正關心的不是人權,而是霸權和赤裸裸的利益。美國人權明顯具有“口頭化”、“政治化”、“工具化”、“差異化”4大特征,具有欺騙性、虛偽性、破壞性、選擇性4種特性。

  林鬆添還就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強調三點:一、中國人權惠及全體國民,而不是少數人。中國的人權發展成就讓全體人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50元增長到超過3.2萬元,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文盲率從超過80%下降到4%以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超過90%。中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

  二、中國是世界人權事業的建設者,而不是破壞者。中國堅持和平發展,不僅讓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了和諧安寧幸福的好日子,而且積極支持亞非拉等廣大發展中國家破解基礎設施落後、人才不足、資金短缺三大發展瓶頸,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且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願景和“一帶一路”偉大倡議指引下,中國已與140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其中,中老鐵路今年底即將通車,推動構建連接東南亞的鐵路網。在非洲,亞吉鐵路、蒙內鐵路和尼日利亞鐵路已建成通車,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世界銀行報告認為,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三、疫情面前,中美在人權理論和實踐上高下立判,已大白於天下。新冠疫情是人與自然的全球之戰,也是對各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世紀大考”。在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上到108歲的老人,下至出生僅30個小時的嬰兒,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全力維護人民的生命權和健康權。

  與此同時,中國還發起了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已向各國提供了2200多億只口罩、22.5億件防護服、10.2億份檢測試劑盒等防疫物資,並宣布新冠疫苗為公共產品,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急需疫苗,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強大助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