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盼門診費跨省份直算加速
http://www.CRNTT.com   2021-05-14 08:39:06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近日,國家醫保局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確立了今後兩年有關工作目標和重點,為進一步完善異地就醫結算制度,滿足人民群眾對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的急切期盼制定了進度表,增強了政策推進的緊迫感。

  推進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推進,我國人口流動日益頻繁。根據最新發布的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國流動人口規模大約為3.76億,其中1.25億為跨省份流動人口。群眾跨省份異地就醫的需求量很大,異地就醫報銷時間長、墊資負擔重、往返奔波苦,一直是困擾群眾的老大難問題。

  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將普通門診費用納入到了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對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意見》要求,國家醫保局將在3年內完成制度轉軌,這意味著門診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也需要在3年內實現。從政策銜接角度考慮,各級醫保部門亟需增強工作緊迫感。

  實際上,普通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試點工作在2018年就已啟動,首批試點覆蓋了15個省(區、市)。截至目前,已經有27個省(區、市)開展了普通門診費用(不含門診慢特病)跨省份直接結算試運行。但是2018年至今,各試點省(區、市)試點覆蓋範圍和提供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十分有限。根據國家醫保局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開通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剛剛突破1萬家,而全國定點醫療機構總數在2019年底就已超過100萬家,政策推進力度仍待加大。

  加快推進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工作,需注意做好兩項工作。

  一是需要正視醫保基金收支的地區間差異,解決好地區間利益平衡問題。推進醫療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的困難之一在於平衡地區間利益。目前,我國醫保是以地市級統籌為主,每個統籌區都有自己的醫保籌資機制、保障範圍和報銷標準。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導致醫保籌資水平、支付水平和基金收支狀況存在差異。異地就醫結算可能會使醫保基金資源向發達地區集中,加劇地區間差距。為做好制度銜接和減輕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阻力,需要盡早研究解決醫保基金在地區間的平衡問題。

  二是需要盡快完善醫保管理信息系統,解決好技術保障問題。門診費用結算次數多、結算量大、時效性高,對醫保管理信息系統的承載力、運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2019年全國定點醫療機構診治人次為87億,其中97%為門診診療。在時效性方面,住院病人只要在住院期內完成與醫院的費用結算即可,而門診費用結算要求即時完成。除了對醫保管理信息系統性能有更高要求,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也需要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管理信息系統。在前期試點工作的開展中,醫保局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國家層面的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為了適應新的工作任務要求需要做好系統優化升級和加強系統集成。

  當然,推進門診費用跨省份直接結算,應注意及時總結經驗,促進政策優化,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川川(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