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大學生“試水”理財市場,還需金融教育機制和監管保駕護航——
超八成大學生支持高校開設理財課
別看邵一迪今年才大三,但她已經“有不少積蓄了”。
邵一迪的大學坐落在一個地級市,物價水平不高。這讓每個月有1500元生活費的她總能有所結餘,“每到月底錢包還能剩個七八百元”。除此之外,她利用寒暑假勤工儉學,再加上每年過年收到的壓歲錢,到現在,她已經攢了一筆對大學生來說不菲的積蓄。面對這筆積蓄,邵一迪第一次萌發了“閑錢多賺”的念頭。
Mob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韭零後”基民人群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新增移動互聯網“基民”用戶6000萬,90後占比近50%。90後、00後年輕人成為“新基民”的主力,深刻影響著基金市場,也呈現出一種新的“投基”模式。
面對新興的“投基”模式,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1863名在校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2.66%受訪者表示支持大學開設理財課程,2.47%表示反對,另有14.87%表示開不開都可以。
“閑錢多賺”,大學生開啟理財新嘗試
邵一迪學的不是金融專業,第一次產生理財念頭,是無意間在支付軟件中看到一條四字廣告,“‘閑錢多賺’四個字特別吸引我,覺得完全符合我的現狀。”抱著“找到一個讓錢生錢辦法”的信念,邵一迪開始嘗試一份新鮮的理財產品——保險。“我在餘額寶放的錢是保險裡的三四倍,但是保險理財的收益和餘額寶一樣多。”在她看來,自己“讓錢生錢”的小目標實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