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如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座談會5月18日在藝術香港空間舉行(中評社 張心怡攝) |
中評社香港5月20日電(記者 張心怡)今年三月,中央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首次將香港的文化發展寫入國家規劃,表示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由藝術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意得集團協辦的“香港如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座談會5月18日在藝術香港空間舉行。座談會邀請到多位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圍繞主題進行研討,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監事長譚錦球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支持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要為國家軟實力提升做出重大貢獻。首先,香港要更好地成為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就像過去40多年,香港是國家引進外資的窗口和橋梁一樣,在文化交流上更好發揮作用;另外未來香港應在實踐中探索文化“一國兩制”新課題,保持開放文化特色,並大力弘揚中國優秀文化。他亦建議,要完善服務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政策機制,並大力發展文化藝術的國家隊,引進文化央企,發展世界級的文化藝術交易中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認為,香港擁有歷史底蘊深厚、國際往來密切、民間文化團體密度高、活躍的媒體平台等優勢,成為對外文化交流中心具備充分條件。隨著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文化區、M +博物館的建成,香港文化硬件設備將逐步完善,人才等軟件設備也在不斷提升。他建議特區政府設立對外文化交流基金,在駐外辦事處設立文化專員,並為民間團體配備資源助力文化交流。
香港西九文化區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指出,香港若要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一定要把握機遇,強化國家意識,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中。他談到,香港有一定的文化資源,但沒有內地豐富,要利用好內地的文化資源,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繹,從而豐富中華傳統文化。此外,觀眾也很重要,香港本土觀眾甚至是外國的觀眾要提高中國文化意識,提高自身的欣賞水平。吳志華亦提出,未來香港故宮博物院落成後,將於國際多個博物館展開聯繫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