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開始,浙江實施輸電線路動態增容,破除了紹興等地能源輸送瓶頸。創新潮流控制技術,將易過載的線路電流“擠壓”“分流”到其它承載力更大的線路上,以較低成本提升整體承載力。探索“錯峰發電”,互換峰穀發電時間,用電需求盡量由可再生能源供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衢州,“畝均效益”高低被應用於電力需求響應獎補,以政策激勵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位能耗。開化縣的高新技術企業華康藥業因“畝均效益”好,參與負荷需求響應,除領取省級補貼4.21萬元外,還可以拿到來自“畝均資金池”的補貼3萬多元。
4月21日,背包客餘萌萌在杭州下姜村“栖舍”民宿退房時,掃碼獲取自己的綠色積分,折抵了10元房費,驚喜地體驗了一把節能帶來的實惠。加入“低碳入住計劃”的酒店,遊客入住就能獲得一張“電子碳單”,記錄自己住店期間的能耗和排名。這一舉措,已為浙江500多家酒店降低能耗將近10%。
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能源強度下降3.7%,消費領域的電能替代和節能改造對促進碳達峰十分重要。浙江省在全國首創“能源碳碼”,集成企業生產經營的電、氣、煤、油、熱等能耗數據,精准評價能效水平,目前湖州3700多家規上企業已全部實現碳排放情況一“碼”可查。
在浙江,通過政府、企業、百姓共同努力,用能理念正由“降價”向“降量”轉變。通過“源網荷儲”各環節創新,一張喚醒海量資源的綠色低碳地圖正在浙江繪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