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激蕩三十載 資本市場助力大國經濟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21-05-26 08:47:42


 
  作為經濟系統市場化水平最高的要素市場,進一步激活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仍存空間。“一方面,應適應註冊制改革,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制度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通過股權債權投資融資、併購重組等市場化機制安排,促進要素向最有潛力的領域集聚。另一方面,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功能亟待強化,中長期資金入市渠道需進一步拓寬,要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此外,應強化產品創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

  乘勢而上 構建新格局

  “十四五”開局之年,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已成為中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主線。乘勢而上,穩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全面落實“零容忍”、有序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將是未來一段時期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全面實行註冊制已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確定方向。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認為,全面實行註冊制將是“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切入點。“著力推進註冊制改革,需增強對企業上市的包容性和支持力度,持續帶動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環節關鍵制度創新。以市場化定價制度吸引更多優質公司上市,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發行生態,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他說。

  針對落實“零容忍”方針,證監會在研究部署2021年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重點任務時表示,進一步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建立跨部委協調工作小組,加大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市場操縱等惡性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對有關機構和個人的責任追究一抓到底。貫徹落實新證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配合修訂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刑事立案追訴標準,出台欺詐發行股票責令回購等配套制度。依法從嚴加強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市場主體的日常監管,優化市場生態。

  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對外開放也有較大提升空間。“除了資本項目有序開放外,我國已基本放開金融業對外資的管制。當前金融業還需在服務能力和開展國際競爭方面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特別是與國際市場和監管規則相銜接。加快資本項目開放力度,實現國內外資本跨境自由流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

  來源:中國證券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