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人口普查數據看新階段中國人口與經濟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5-28 08:50:04


 
  系統制定人口政策

  文章認為,人口問題始終是中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加強人口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研究,有針對性地制定人口相關戰略和政策,是我們當下必須要做好的工作。鑒於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提供了最新、最準確的人口信息,我們應該以此為基礎,盡快地完善與人口因素相關的各項政策,加快推進相關領域的改革,在新發展階段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一,要盡快完善人口政策。從國際經驗看,生育率的下降伴隨著人均GDP的上升是具有普遍性的規律,且鮮有經濟體在生育率下降後能重返上升趨勢。但中國的低生育水平具有的典型性特征是:目前的低生育水平領先於經濟發展的水平,生育率也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這意味著中國的低生育水平的形成存在一些個性化因素,也意味著通過調整人口政策遏制生育率進一步下降的趨勢是可能的。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滿足不同家庭多樣化的生育意願,形成更自然的家庭結構。同時,將相關的社會政策著力點放在降低生育、撫育的成本上,也有助於遏制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

  第二,要以系統性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了1.91億人,占全世界同年齡組人口的比重超過了四分之一,這意味著立足自身經濟發展,籌措養老資源和構建養老保障體系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石。“廣覆蓋、保基本”仍然是建設養老體系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與此同時,“未富先老”的特征仍然明顯。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而與其他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的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人均養老資源仍然嚴重不足,必須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基礎。未來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將呈加速發展的態勢,並成為影響新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由於快速的人口老齡化對擴大勞動供給規模、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將可能導致潛在增長率下降。因此,要改變以往僅僅從改變人口政策、養老體系等方面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局面,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儲蓄與消費、宏觀經濟平衡等指標的相互關聯性,以系統性的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三,要科學應對人口因素在需求側產生的影響。人口達到峰值後,如何應對人口總量下降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可資借鑒的國際經驗並不多,對中國這樣的經濟體量和人口體量的大國的影響更具有特殊性。對此,我們要抓緊研究總人口達峰後在需求側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加快推動相關領域的改革,把人口數量減少對經濟發展的負面衝擊降到最低。在人口發展越過總量變化的轉折點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和收入分配均等的程度對總需求的影響效應會更加明顯,應該在相關領域加強深化改革的力度,以對衝人口因素變化產生的不利影響。

  總之,人口是社會生產生活的主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人口狀況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國情,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從目前公布的信息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產生了高質量的數據結果,形成了寶貴的數據資源。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國人民積極參與所形成的成果,對於了解基本國情具有重要意義。人口普查形成的龐大的數據資源含有極其豐富的信息,應該鼓勵相關領域的學者共同參與,加強數據的開發利用,使這一寶藏為中國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科學決策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