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逢瑛。(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桃園6月2日電(記者 黃文杰)針對美國總統拜登6月16日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高峰會,台灣元智大學助理教授胡逢瑛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過去美國是單極霸權,現在權力衰退,走向多極體系和區域強權崛起的群雄逐鹿,美國更需要就地區可能衝突尋求和俄羅斯更多對話。
胡逢瑛,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大學(MGIMO)政治學博士、主要研究俄羅斯媒體與外交,俄羅斯政治傳播與國際新聞,俄羅斯文化與國情,現任教於元智大學。
拜登上任後的第一次美俄高峰會,6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登場,這是拜登出訪英國出席七國集團(G7)峰會以及在布魯塞爾與北約各國領導人會面最後一站,即使美俄關係緊張,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介入、俄羅斯的黑客入侵,但是美俄峰會比美中峰會更早舉行,有媒體解讀,是否美俄聯手抗中?
胡逢瑛說,美國和俄國傳統上是最能在戰略安全議題進行對話,包括簽署反導條約、削減中短程導彈條約、開放天空條約和削減進攻型戰略武器條約,不過在小布什政府和特朗普總統任內,幾乎退出這些條約協定。
她說,現在換拜登上台,基於內政優先於外交,可以看到,拜登跟普京首次通話之後,雙方同意將今年1月26日到期的第三階段新削減戰略型武器條約,自動延長五年,換句話說,美俄雙方領導人談判都是基於“戰略穩定”,最能夠取得實際進展的領域。
胡逢瑛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冰島雷里雅克首次會晤,也看到美俄“戰略穩定”,布林肯提到,拜登期待“穩定且可預測的兩國關係”,拉夫羅夫則說,普京最重視戰略穩定的問題。
她認為,六月“拜普會”登場,會看到國際體系失去戰略穩定框架,未來外交戰會是美俄甚至中美俄三方,將來最重要的角力領域。
胡逢瑛舉“冷戰大師”、美國前蘇聯大使凱南的“遏制策略”來解釋,也就是長期的競爭並且靈活的外交對話,維持了冷戰的長和平,現在美國雖然從單極霸權走向多極體系與區域強權崛起,美國為了維持霸主仍會堅持遏制政策,選擇跟中俄進行長期競爭與靈活外交對話,這是拜登政府首要採取的政策。
她認為,美國印太總監坎貝爾提到,美國為了維持地區的平衡合理和航行自由,不會讓盟友選邊站,但是為了維持西方國家在價值同盟體系的競爭優勢,也配合美國的外交方向,未來在歐洲和亞洲地區的中小國家,會更傾向把自己的安全和外交抉擇讓渡給美國。
胡逢瑛解釋,雖然地區性國家把安全與外交讓渡給美國,但是不同於冷戰的經濟隔離,現在全球經濟互賴的國際體系,美國也認同“經濟聯盟”,也就是經濟可以脫鉤,美國允許地區國家和中國進行供需關係的經濟整合,這在單極霸權走向多極體系和區域強權崛起,區域性中小國家勢必更依賴中美俄戰略性對話,地區衝突越需要中美俄溝通和協調,
胡逢瑛以五月的以巴衝突為例,布林肯訪問中東強調支持兩國方案,但美國尊重以色列,說明以色列佔領約旦河西岸與東耶路撒冷的既成事實,以及巴勒斯坦也不可能在耶路撒冷歸屬問題讓步,拜登政府若不願意在中東問題繼續糾結,未來地區衝突的處理,會成為中美俄之間即時性戰略對話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