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營銀行攬儲壓力加大
http://www.CRNTT.com   2021-06-05 14:22:48


 
  在一家民營銀行App上,《證券日報》記者看到,其5年期存款年化利率僅為3.9875%,而此前動輒4%以上的存款產品已銷聲匿跡。另一家民營銀行手機銀行App顯示,該行此前利率較高的周期付息、靠檔計息產品已經全部下架,此前存款利率在4.7%左右的1年期存款產品已經消失。目前,該行1年期存款利率僅為2.25%。

  華通銀行也對“福e存”系列產品進行利率調整,此前“周期付息”存款產品已經不見蹤影,目前該行存款產品年利率多數在1%至3%之間,只有3年期以上的存款產品年利率在4%以上。

  與此同時,部分民營銀行也正進一步拓展銀行存款產品種類,開始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和發行大額存單。《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部分民營銀行手機銀行App等渠道上,可見到其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和大額存單。例如,在微眾銀行的手機銀行App上,有關理財子公司產品就有6款,利率在3.4%至4.65%之間。除此之外,該App剛上新的兩款3年期和5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分別達到了4.05%和4.125%,且限量發售。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民營銀行存貸理財類基礎金融服務產品線較為豐富,包括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代銷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代銷基金信托和保險產品等;但更多的民營銀行App上,僅有寥寥幾款定期存款產品和貸款產品。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之前對民營銀行高息攬儲現象進行了整治,所以民營銀行對高利率的存款產品進行下架處理,但民營銀行存款來源收縮,影響其存貸利差業務,民營銀行不得不另辟蹊徑,尋找新的存款來源。

  專家:

  拓寬民營銀行資本補充渠道

  自2014年底國內首家民營銀行籌建開業以來,針對民營銀行的規範發展,監管層先後出台了多項扶持政策,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經歷6年多的探索和發展後,民營銀行普遍實現盈利,但各家民營銀行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仍面臨發展瓶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