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金融市場魚龍混雜依法依規理性貸款
http://www.CRNTT.com   2021-06-22 10:06:12


 
  承辦法官庭後表示,此類案件的借款人均是自然人,大多年齡較大,或文化水平不高,或沒有正式工作且急需用錢;普遍法律知識比較欠缺,風險防範意識較差,保存證據意識不足,且信用觀念相對淡薄,對不法貸款中介引發的法律風險預估不足。該庭2021年受理5起該類案件中,3人為50歲以上的老年人,4人為高中以下文憑,且5人均無正式工作。

  情人冒名辦卡透支

  涉嫌犯罪移送公安

  廖某名下信用卡因拖欠借款本息4萬餘元而涉訴。庭審中,廖某表示案涉信用卡申請表上的簽名並非本人簽字,是他人冒用其名義簽字,且廖某並沒有持有案涉信用卡並消費。經筆跡比對,廖某的簽名與申請表上的簽字明顯不同。當法官進一步詢問為何會洩露身份信息給他人可乘之機時,廖某支支吾吾表示可能是其身份證保管不善,被當時同居的情人冒名辦理信用卡並使用,現已不記得其具體名字和去向。

  法院經審查認為,廖某沒有透支涉案信用卡,無需對涉案信用卡的透支款項負償還責任。信用卡並非廖某本人申請並使用,而是其同居的情人冒用其名義辦理的,本案有經濟犯罪嫌疑。依據法律規定,經審理認為不屬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並將本案相關材料和線索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經辦法官庭後表示,信用卡詐騙罪頻發,一方面源於廣大群眾未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另一方面與部分銀行急於拓展信用卡業務時“看重數量、不看重質量”有關,審查審批上存在漏洞而被犯罪嫌疑人所利用,從而給廣大群眾和銀行均造成損失。為此,應教育和提醒群眾增強信用卡風險防範意識,妥善保管好個人的身份證原件,謹防丟失。同時,建議銀行應加強申辦流程管理,堅守好信用卡辦理“三親見”這第一道防線,做好視頻影像采集留痕工作,以避免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民法典相關規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