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強化創新型人力資本的引領支撐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1-06-25 08:30:54


 
  (二)

  文章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創新型人力資本的提升具有系統性和長期性。國際經驗表明,大多數成功邁入發達國家行列的發展中國家都是在產業升級初見成效的15年之前,就開始了人力資本的結構性躍遷。當前,中國不僅有大力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的迫切需求,而且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具備進一步開發創新型人力資本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可以說,有利於創新型人力資本提升的重要窗口期已經開啟,對此,我們應該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把握好這一窗口期,主動調整人力資本結構,不失時機地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人力資本開發,大幅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積累,大力推動創新型人力資本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充分發揮創新型人力資本在創新驅動中的突破引領作用,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第一,增加創新型人力資本開發投入。創新型人力資本是資源投入轉化的結晶,具有長期邊際報酬遞增的特質。從一定意義上說,建立健全科學的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機制,有利於夯實獲取創新型人力資本長期報酬的物質基礎。一方面,要把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納入國家發展規劃,發揮中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動員挖掘全社會資源潛力,增強投入的確定性。另一方面,可考慮採用多元化籌資模式,整合財政資金、社會資金等,建立相關“創新型人力資本建設基金”,從制度上保障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合理增加,形成持續穩定的創新型人力資本投入增長機制。

  第二,構建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構建科學合理的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是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的關鍵所在。創新型人力資本凝聚著豐厚的教育成果,同時,其特殊性要求培養體系把創新素養和創新能力列為重要目標。因此,要堅信中國教育能夠培養出創新大師,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培育,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團隊,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一方面,要遵循創新型人力資本提升的規律,統籌基本公共教育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既要持續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全民受教育程度,繼續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還要逐步推行創新教育,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強各個教育階段的通力合作,協調社會、學校、家庭的教育,建設目標明確、層層遞進、多元協同的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此外,還要認識到,現在全球產業融合日益密切,“跨界”創新方興未艾,許多關鍵核心技術牽涉的學科領域越來越多。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大批優秀的複合型創新人才。構建創新型人力資本培養體系,也要把重點放在加快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上。各類高校、相關院所要在規範學科內涵、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大力營造學科交叉研究文化,在實踐中認識、掌握規律,扎扎實實促進複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從而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豐富優質的“第一資源”。

  第三,健全創新型人力資本激勵機制。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不斷優化創新人才發展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是提升創新型人力資本的重要手段。我們既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環境,形成崇尚科學的風尚,逐步完善各類產權保護制度,落實科研人員激勵政策,激發和釋放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活力,還要建立開放、包容的人才流動機制,促進創新型人力資本要素的流動,鼓勵知識交流和正溢出;既要強化有利於促進潛心致研的科研作風學風,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還要構建國際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環境,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制度體系,大力提升科研管理、平台建設的國際化水平,提高國際科技人才在重大科學研究任務和大科學工程實施中的參與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