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為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2020年,中國工業增加值達到31.3萬億元(約合4.5萬億美元),約是美國的1.5倍(據統計,美國2019年工業增加值約為3.02萬億美元),接近美國、德國、日本三國工業增加值總和。
新京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郭朝先文章表示,曾經的“超英趕美”夢想早已成為現實,世界製造業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中國。
在500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全球第一,不少產品產量甚至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世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見到“中國製造”的身影,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中國工業為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憑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建立起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實現了由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工業製造大國的歷史性轉變,創造了波瀾壯闊、世界矚目的工業奇跡。
舊中國留下的工業底子:幾乎“一窮二白”
文章介紹,100多年前,儘管經過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工業已經萌芽,但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工業幾乎是“一窮二白”。
新中國成立前,由於長期戰亂,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工業企業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只能生產少量粗加工產品。工業部門殘缺不全,只有采礦業、紡織業和簡單的加工業。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這就是舊中國留下來的工業底子的真實寫照。
中國工業真正起步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
毛澤東1956年在《論十大關係》中指出當時的國情,“一為‘窮’,二為‘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當時的工業發展水平深感憂慮,深刻認識到,一定要實現工業化,否則中華民族就有被開除“球籍”的危險。
計劃經濟時期:初步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文章稱,建國初期,中國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不到10%,主要生產紗、布、火柴、肥皂、面粉等為數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費品,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僅有1.33萬噸。
為改變這種“一窮二白”的狀況,黨和政府從“一五”時期開始就將有限的資源,重點投向工業部門。
“一五”時期,通過建設蘇聯援建的156個工業項目,為此後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在最後投入施工的150個項目中,包括民用企業106個,國防企業44個。在106個民用企業中,除50個布置在東北地區外,其餘絕大多數布置在中西部地區,其中中部地區29個,西部地區21個;44個國防企業,除有些造船廠必須擺在海邊外、布置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有35個。
從1953年開始實施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這段傳統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編制實施了5個“五年計劃”。
這些“五年計劃”在編制與實施理念上,強調通過政府計劃指令性方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與國民經濟體系。
總體而言,這幾個“五年計劃”對於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實現四個現代化,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我們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在工業建設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即是對這些“五年計劃”實施所取得成績的肯定。
這一時期,強調重工業優先發展,國防科技也得到較快發展,標誌性事件就是成功研製出“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奠定了中國國防安全體系的基石。
改革開放時期: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
文章指出,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由此,在工業發展布局和政策上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一是在工業布局上進行調整,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沿海地區工業由此快速發展起來了。
二是大力發展民生相關的輕紡工業。這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生產體系中發揮勞動力資源比較優勢的必然要求。
針對計劃經濟時期重工業超前發展,輕工業發展緩慢,老百姓生活困難、吃穿用等日常生活需求難以滿足的現實,1981年陳雲同志提出“一要吃飯,二要建設”。
這實際上是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積累與消費,生活與生產,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之間關係的指導思想。
三是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大力引進外資,發展“三資企業”,此後,“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逐步確立,為各類所有制性質的工業企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保證。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製造強國戰略,中國工業不僅在量上獲得極大的擴張,同時,工業發展的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工業快速增長,中國工業總量世界第一。以不變價格計算,1978-2019年,中國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5%,快於同期GDP年均增長1.1個百分點。
從工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1978-2019年的40餘年的時間裡,其中有17年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另有14年貢獻率介於40%~50%之間。
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按現價美元測算,201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自此以後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工業生產能力迅猛增長,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改革開放以來,主要產品的生產能力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很多產品生產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蓬勃發展起來,市場實現了從短缺到豐裕的巨大轉變。
相較改革開放初期,一些產品如家用電冰箱、集成電路等增長了千倍以上,另外一些產品如空調、洗衣機、彩電、電腦、手機等則增長了萬倍以上,即使一些產品如鋼材、水泥等僅增長20多倍,也意味著年均8%以上的增長率。
據輕工聯合會資料顯示,如今中國鐘表、自行車、縫紉機、電池、啤酒、家具、塑料加工機械等100多種輕工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手機、計算機和彩電等產品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在70%-90%之間。汽車、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微型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一大批產品產量連續多年蟬聯世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