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為“十四五”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新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7-01 08:35:28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日前國務院召開會議,部署“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繼續強化對大眾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為創新創業營造更優良的發展生態,從而激發市場活力,促發展、擴就業、惠民生。縱深推進雙創,為市場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細胞和新活力,推動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對於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網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陳建偉文章介紹,回顧“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政府全面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推動創新創業融入經濟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果。2020年“十三五”結束之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了100萬億元,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所占比重超過了50%。這與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轉換是分不開的。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過程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市場主體大量湧現,各類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與新模式也紛紛出現,加速經濟發展新引擎與新動能對傳統發展動能的替代,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數據顯示,2020年末全國實有市場主體達到了1.38億戶,其中企業4331萬戶,個體工商戶9287萬戶;當年新登記的市場主體2502萬戶,其中企業803.5萬戶,個體工商戶1681.5萬戶。龐大的市場主體,是支撐中國經濟總量規模邁上新台階的關鍵基礎。

  文章指出,展望“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必須要更大力度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十四五”時期充分開發人力資源紅利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途經。不久前公布的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的規模紅利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新勞動力與退休勞動力的增減對比發生了逆轉。這意味著,“十四五”時期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負擔率上升,全社會的養老負擔更重,經濟增長所需的勞動力供給存量減少,迫切需要優化開發存量人力資源紅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級教育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為開發人力資源紅利奠定了堅實基礎。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就是充分發揮社會大眾的創新潛力,並通過創業將創新潛力轉換為現實生產力。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十四五”時期穩定就業總量、優化就業結構、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抓手。長期來看,我國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總量矛盾趨緩,以往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狀況將逆轉為局部供不應求,而需求的結構轉型使得就業結構性矛盾越發凸顯。事實上,經濟結構轉型過程,往往也是結構性失業問題密集爆發的區間。企業的用工需求以創造利潤和價值為原動力,因此新的就業增長點更多地出現在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積極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契合了結構優化期就業市場流動頻率高的特點,既有利於促進勞動力需求方與供給方的精准匹配,又有助於將人力資源配置到更有效率的用人單位,促進全員生產率的提高。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十四五”時期更積極有為地拓展家庭收入增長渠道、優化收入分配結構、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是中國長期堅持的收入分配原則。但是,由於保護勞動要素分配主體地位的體制不完善,各種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機制不健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收入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失衡。因此,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激發全社會的企業家精神,創造條件讓家庭獲得更多財產性收入和技術要素收入的機會,優化收入分配結構,促進“十四五”共同富裕取得新進展。

  文章強調,市場要保持活力和增長,離不開活躍的創新創業;將全員的創新潛力轉換為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增長,離不開大量新生市場主體將新創意、新產品和新服務推向市場的過程。“十四五”時期,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就必須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用好用足雙創支持政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