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供銷社“三位一體”改革試點本月啟動
http://www.CRNTT.com   2021-07-05 12:18:14


 
  文章稱,“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是適應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而探索形成的有效實踐形式。改革開放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極大激發了農業生產的活力,使農村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但農業生產的零碎化,制約了農業機械、農業科技等要素的投入,難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在此背景下,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較為單一,偏重於農業生產,難以實現流通、金融要素的有效融合,農民仍然是市場競爭的弱勢群體。

  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中,生產合作是基礎,通過生產合作,整合農村的土地資源、生產資料和人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發揮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幫助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供銷合作是主導,在生產合作的基礎上,以流通促進生產成果的轉化,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架起橋梁和紐帶,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機銜接;信用合作是支撐,為生產合作、流通合作提供資金融通和各項服務,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並通過金融創新,將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納入體系,進一步增強生產合作和供銷合作的效率,實現更高層次的綜合合作。

  文章提出,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是“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的組織基礎,試點工作要取得實效,就必須大力實施供銷合作社培育壯大工程,加強基層組織網絡建設。要著力加強基層社建設,採取多種舉措,努力消除無資產、無業務、無人員的“三無”基層社,重建綜合經營設施,多途徑吸納農民入社,築牢為農服務陣地;採取供銷合作社投資、爭取財政扶持、社企共建等多種方式,改造升級薄弱基層社,拓展經營服務功能,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

  近段時間,多地陸續公布了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工作的進展,但基層社的恢復重建也碰到一些問題。例如,今年5月,大興安嶺地委巡察組向地區供銷合作社黨組織反饋巡察情況時就提到,全區基層社萎縮嚴重。目前僅存的5家基層社,都是由原退休職工在掛名經營,且農資市場體量小,服務人群少,社會購買力低,面臨著隨時關閉的風險。面對嚴峻形勢,地區供銷社在困難面前擔當作為不主動,拖拉等靠,總是以客觀原因掩蓋主觀問題,沒有採取有力措施改變不利的工作局面;漠河市供銷社自2002年撤銷後,持續推動恢復力度不夠,地區供銷社僅在2020年與漠河市委溝通過一次恢復事宜,至今仍未恢復,成為全國唯一沒有縣級供銷社的縣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