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築牢高質量發展硬核支撐
http://www.CRNTT.com   2021-08-04 08:36:59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國家統計局7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工業企業盈利穩定恢復,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但同時,企業效益恢復不平衡狀況依然存在,如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短板弱項。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劉瑾評論文章表示,產業鏈供應鏈問題由來已久,而且其影響仍呈加劇態勢。目前,中國產業短板主要集中在一批制約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基礎材料、關鍵成套裝備等領域。這些“短板”技術從國外引進的可行性越來越小,而要自主突破這些瓶頸,也並非一朝一夕能達成。

  現在有些企業對產業短板“談之色變”,避之不及。殊不知,小企業要成功看長板,大企業要成功正是看短板。過去幾十年,中國很多企業靠長板取勝,但放眼未來,企業競爭一定是系統工程,產業短板恰是未來的主要發力方向,是企業成功的突破口。

  也許有人要說,即使看到了這一點,又能怎麼樣?要知道,眼界決定高度,付出終有回報。在這方面,中國已經有許多成功案例。如前幾日刷屏的國產翼龍無人機,正是中國航空工業持之以恒、攻堅克難的成果。再如,不久前在上交所上市的高端數控機床及數控系統供應商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由於其在中國機床行業的薄弱環節——高端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及其關鍵功能部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才能在資本市場立足。

  文章稱,產業短板問題早就引起了各方重視。2009年以來,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引領下,中國的全產業鏈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體系和能力建設底氣大大增強。“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要引導產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國內,就是要補短板鍛長板,讓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文章指出,解決產業短板問題,需要企業付出巨大的努力,資金、人才、技術缺一不可。實力雄厚的行業龍頭企業更要勇擔大任,要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也是鞏固行業地位、拓展廣闊市場的寶貴機會。

  重點行業企業尤其要在產業短板上發力。如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必須要構建全產業鏈競爭力,從符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的整機產品入手,打造戰略性全局性產業鏈。

  在尋求突破過程中,要突出問題導向,緊緊抓住制約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車規級芯片、車用操作系統、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等關鍵技術和產品還有待提升。

  值得欣慰的是,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一些企業已經在產業短板方面有所突破。今後,也期待更多有志於此的企業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築牢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