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物價運行結構性特征明顯
http://www.CRNTT.com   2021-08-21 08:30:24


從下一階段看,與居民消費相關的食品價格總體保持穩定有比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今年以來,面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壓力,中國多措並舉保供穩價,保證重要民生商品和工業品有效供給,物價總水平保持穩定。1月至7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0.6%,處於近年來較低水平,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總體上看,當前中國物價運行平穩,但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

  經濟日報發表署名金觀平的評論文章分析,在中國CPI的“籃子”中,食品和服務占比較高,且受國際因素影響較小。因此,中國CPI運行受食品價格波動的結構性特征十分明顯。

  2020年前兩個月,受新冠肺炎疫情、“豬周期”和春節等因素叠加影響,豬肉等食品價格上漲較快,帶動CPI上漲較多。此後,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及保供穩價政策發力,CPI逐步回落。今年前兩個月,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CPI同比分別下降0.3%和0.2%,隨著基數逐漸降低,3月份起CPI由降轉漲總體平穩。

  從CPI的運行變化中可以看到,食品價格從上拉主要因素轉為下拉主要因素。今年上半年,食品價格由去年同期上漲16.2%轉為下降0.2%,影響CPI下降約0.04個百分點,主要是豬肉價格大幅下降拉動。7月份,CPI同比上漲1.0%,連續兩月小幅回落。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擴大2.0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69個百分點。

  從結構上看,目前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影響主要來自於非食品價格。今年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餐飲、住宿、文旅等服務行業相繼復甦,居民消費需求繼續增加,推動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有所擴大。7月份當月,非食品價格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70個百分點。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環比漲幅0.3%、同比漲幅1.3%,均為2020年2月份以來的最大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期居民消費需求穩中有升。

  文章指出,從下一階段看,與居民消費相關的食品價格總體保持穩定有比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夏糧喜獲“十八連豐”,主要農產品供應比較充足;隨著生豬生產持續恢復,豬肉價格有望保持穩定態勢。工業消費品價格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會帶動部分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但中國產業體系比較完整,工業消費品市場供給充裕且競爭充分,價格不存在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服務價格方面,隨著消費需求的逐漸恢復,服務價格將會有一定程度回升,但考慮到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居民消費心理與行為相對謹慎,服務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今年全年物價保持溫和上漲,順利實現全年物價調控目標具有堅實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