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減碳”須遵循綠色轉型規律
http://www.CRNTT.com   2021-09-09 08:22:18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台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後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經濟日報發表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教授韓晶文章表示,何為運動式“減碳”?一是有關地方相互攀比碳達峰、碳中和提前實現的時間,層層加碼,脫離實際;二是遏制“兩高”行動乏力,有的地方口號喊得響,行動跟不上;三是節能減排基礎不牢,熱衷搶風口,蹭熱度、追熱點。運動式“減碳”將會直接影響中國“雙碳”目標如期實現,也會對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造成一定衝擊,亟待糾正。

  文章認為,“減碳”是系統性、戰略性和全局性工作,需要正確處理中長期綠色轉型與短期經濟平穩增長之間的關係。因而,應遵循綠色轉型規律,科學把握轉型節奏,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先立後破,統籌有序,科學“減碳”,打贏碳達峰、碳中和的硬仗。

  強化頂層設計。“減碳”需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加強國家層面的統籌協調,發揮制度優勢。當前,國家正抓緊制定完善碳達峰、碳中和的總體行動方案和各主要方面的專門行動方案。為了更好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環保督察應將“兩高”項目的審批、建設和運行納入督察範圍,加強源頭把控,加強過程評估和考核問責,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應做到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更好結合。比如,通過實施綠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碳減排投融資活動的支持,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等。

  堅持因地制宜。中國經濟體量大,各地區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資源禀賦、減排潛力有很大差異。東部沿海比較發達的地區及西南一些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區,“減碳”難度相對較小。而有些地區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面臨的“減碳”任務更為艱巨。各地區在制定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時,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攀比。不論是地方、行業還是企業,都要立足於本地經濟、產業特征和社會發展實際,合理設置目標,因地制宜出台自己的實施方案,協同做好低碳產業發展的加法和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的減法,促進高質量發展。

  堅持先立後破。先破後立或者破而未立,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社會衝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關注存量和增量的平衡,要處理好減污降碳和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糧食安全、群眾正常生活的關係,必須先立後破,即先把“減碳”的基礎設施和保障機制做好,在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基礎上,有序推動“減碳”工作。

  堅持創新驅動。順利實現“減碳”目標,必須要堅持創新驅動。創新能夠打破“邊界”,融通各個領域,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是“減碳”的重要驅動力。當前,中國的低碳發展還面臨著不少技術難題,部分核心技術和關鍵資源面臨“卡脖子”問題。因此,應抓緊部署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研究,進一步加大對低碳技術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成現代化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體系,力爭成為低碳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發展高地。同時,要積極推廣低碳技術應用,以綠色低碳技術改造提升傳統高耗能行業,以綠色低碳技術培育孵化新興產業,通過數字化智能技術,推動綠色產業鏈、綠色價值鏈、重大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將綠色低碳產業打造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