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洞察時代大勢中把握歷史主動
http://www.CRNTT.com   2021-09-14 07:27:00


 
  科學應變,掌握鬥爭規律

  社會發展是在矛盾運動中前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除了對物質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具有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

  有矛盾就會有鬥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在洞察時代大勢中把握歷史主動,就要堅持科學應變,正確處理好掌握鬥爭規律與增強鬥爭本領這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國際環境紛繁複雜,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叠加,各種思想觀念和利益訴求相互激蕩,今天我們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不是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進行的那種鬥爭,而是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敢於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科學應變,善於鬥爭,就要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以化解紛繁複雜的各種利益糾葛和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在應對高度複雜化的系統性風險中,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有機統一,奏出和諧樂章。這也為我們提高鬥爭藝術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引。鬥爭是一門藝術,發揚鬥爭精神絕不是逞強好勝、爭勇鬥狠,也不是盲目衝動、不講“變通”,而是在堅持原則、堅定立場的基礎上因時因勢採取最為有力有效的行動以提高鬥爭效果。領導幹部既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兩撥千斤、借力發力、借勢謀勢的“軟辦法”。

  主動求變,實現戰略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這裡強調的“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是我們主動求變的思想根基。可以說,主動求變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就堅持底線思維、防範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例如,“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這裡的“先手”“高招”“準備之戰”“戰略主動戰”等,都深刻表達了主動求變的意涵。

  在洞察時代大勢中把握歷史主動,就是要堅持主動求變,在解決突出問題的實踐中實現戰略突破。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順利開啟,同時我們仍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構建大安全格局,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提供價值引領和思想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作為主抓手,並使之實現戰略突破。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立勝(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