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11城“超老齡化”,中國如何防守反擊?
http://www.CRNTT.com   2021-09-14 10:49:56


資料圖:老人們在重慶市渝北區龍塔街道紫園路社區養老服務站參加聯誼會。(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中國媒體近日報道稱,已有140多個城市步入深度老齡化,其中南通、資陽、泰州、自貢、撫順、丹東等11個城市邁進“超老齡化”階段。這個“不友好”的信號,引發了這些城市的不安以及海內外輿論的關注。

  美國《僑報》9月13日載文《11城“超老齡化”,中國如何防守反擊?》,文章說,美國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准,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4%時,便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當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0%時,便進入超老齡化階段。隨著經濟發展、養育成本增加、思想觀念轉變,人們的生育欲望逐漸減弱;隨著醫學技術發達、醫療資源豐富,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增加……從根本上講,人口老齡化是自然規律也是必然趨勢,但由於染上“這種病”往往伴隨著養老負擔加重、勞動力短缺、經濟增速放緩、創新活力下降等“後遺症”,近幾十年來歐美、日韓等國也都在各展所能希望延緩“衰老”。

  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中國“衰老”速度明顯更快。歐美國家老齡化進程短則用時幾十年,長則歷時一百多年,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用時竟不到20年。如今,甚至有十餘個城市進入“超老齡化”。

  “銀發族們”在11個城市人口占比持續提高,是交通網絡縮短周邊地理距離、地方產業資源不足、早年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嚴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年,不少中國城市都面臨著類似處境。由於高鐵、機場、高速建設日新月異,天塹早已變通途,塞上江南一日還不再是夢想;伴隨受教育程度提升以及社會觀念轉變,人們對待故鄉的態度也從“故土難離”變為了“此心安處是吾鄉”……交通四通八達、人口自由流動雖賦能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客觀上也放大了產業資源集中的一二綫城市的虹吸能力。

  打造“生育友好型”“養育友好型”的社會環境,是國際社會通用的經驗。不過,這個招數見效一則需要一段時間,二則需要巨大財力支持,因此并不能解這些城市的燃眉之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