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網評:中國科技實力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
來源:中國網 作者:王小梅 韓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戰略和政策。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略;1998年批准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開啟國家創新體系建設;2002年實施人才強國戰略;2006年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科技工作“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進入新時代,黨的十八大確立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在一系列科技創新戰略政策推動下,中國的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作為國際上關於創新和知識產權水平的權威報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系列年度《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指數排名由2013年的第35位升至2021年的第12位,連續9年穩步上升,目前已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超過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從SCI論文數量來看,中國的世界排名在“六五”期間僅為第26位,此後快速攀升,至“十五”期間升至第七位,“十一五”期間位居第三,“十二五”以來穩居第二。
中國在世界熱點前沿科學研究中快速崛起,占熱點前沿領域的世界份額、領域覆蓋率、國際合作引領度不斷增加。中國在基本科學指標方面已經呈現出超越英、德、日、法等傳統科技強國的態勢,並與美國的差距快速拉近。中國的核心論文份額在2002-2007年間排名第五,到2006-2011年間升至第二,此後一直緊跟美國穩居第二,且份額持續快速增長。
在研究領域布局上,中國研究領域覆蓋率的世界排名從2002-2007年間的第七位(69.4%)上升到2010-2015年間的第四位(84.5%)並保持至今。而與此同時,美、德、日、法的覆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技術布局上,中國的技術焦點覆蓋率從46.3%上升到50.2%,預示著中國科技未來發展的活力。
中國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創新引領發展,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在眾多領域實現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重大躍升。中國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前沿方向,深海、深空、深地、深藍等戰略高技術領域,以及高端產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民生科技、國防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和突出成就。在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北斗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墨子號”實現無中繼千公里級量子密鑰分發。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走在全球前列,5G移動通信技術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造福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脫貧攻堅戰、煤炭清潔高效燃燒等民生應用。國防科技有力支撐重大武器裝備研製發展。這一切彰顯著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