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對北極制空權的爭奪,俄一方面派出圖-95、圖-160、米格-31等多型戰機,實施對北極周邊空域的多批多架次戰備巡邏,另一方面也不斷加強北極地區的防空能力。俄北方艦隊司令亞歷山大·莫伊謝耶夫明確表示,“有關近期未來的規劃要求進一步發展俄北極地區和北部邊境的防空力量”。目前,俄軍已經在雅庫特北部部署了S-300、 S-400遠程防空導彈系統也已在新地群島執行作戰值班任務,這些防空系統不僅有較大把握摧毀來犯的美國無人機,還能擊落B-2A隱身轟炸機。同時,俄羅斯還在構建由“棱堡-P”岸防反艦導彈系統、“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和S-400防空反導系統組成的多層次海岸防禦體系,在北極形成一個“雷達防護盾”,為深入北極圈的俄領土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為了應對美國環北極基地群的威脅,俄採取從西向東拓展其在北極地區軍事基地的手段,實現“在北極上空地理分布的極大拓展”。據俄國防部透露,目前俄軍方正在改造北極航線附近的軍用機場,其中北方艦隊在科拉半島的主要空軍基地“北莫爾斯克-1號海軍航空站”正在擴建之中,包括修建一條新的飛機跑道和多條飛機滑行道,更新照明和通信系統以及建立一個新的指揮控制中心。此外,俄在位於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的亞歷山德拉島上的納古爾斯科耶新機場上也修建了一條2500米長的跑道,能夠起降米格-31截擊機、蘇-34戰鬥轟炸機和伊爾-78空中加油機,這些都將用於對衝美在北極地區部署的進攻性力量,特別是對付來自美國戰略轟炸機的威脅。這些都將會加劇美俄在北極的軍事競爭態勢,損害兩國間本已脆弱不堪的戰略互信,同時還可能引發外溢效應,將北極國家也捲入對抗,打破現有的地區戰略平衡。
未來北極將成“大國競爭”拓展區域
美在北極地區加強戰略力量部署,實際上也是應對當前“大國競爭”戰略的重要舉措。隨著2017年美國出台的《國家安全戰略》將“大國競爭”視為主要安全威脅的定調,各種針對北極的具體安全戰略也逐步成型。例如,美國防部在2019年6月發布的新版《國防部北極戰略》中,提出了國防部在北極地區的目標就是保衛美國國土,必要時與大國進行競爭,保持對美國有利的地區力量平衡。2020年12月,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保持海上優勢規劃》文件,三次提及北極,指出美國不能忽視北極新興起的常態化競爭,並表示美國必須繼續保持前沿部署,並將軍事力量恰當地展示出來。
拜登政府上台後,儘管在對待北極問題上兩屆政府存在差異,但對特朗普政府將戰略重點轉向“大國競爭”的觀點保持高度認同,所出台的北極戰略文件也是要求美國必須正視來自北極的安全威脅,特別是大國競爭帶來的安全風險。2021年1月5日,美國海軍部長、海軍作戰部長和海軍陸戰隊司令聯合簽發《藍色北極——北極戰略藍圖》,概述了未來20年美海上力量的行動模式,重要強調了要應對北極航道適航性提升和北極海域環境複雜化所帶來的挑戰。2021年3月16日,美國陸軍發布《重獲北極優勢》,明確了陸軍在北極地區的建設目標和戰略框架,提出將組建北極部隊提高北極作戰能力,以阻止對手尋求進入該地區進行競爭。
從總體上來看,這些戰略文件雖然是在拜登政府上台後發布的,但都是依據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部北極戰略》制定的,延續的還是“大國競爭”思想。可以預測,在這些文件和思路的指導下,美國將會進一步明確將北極作為“大國競爭競技場”的地位,政策重心也會向應對該地區的安全風險與挑戰方面轉移,從而將“大國競爭”向全球化拓展,在對抗中獲取北極優勢地位,實現其維護國家安全和全球利益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