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雲南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守護瀕危動物的家園
http://www.CRNTT.com   2021-10-05 16:26:45


 
  除白馬雪山外,雲南省一直致力於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有效保護了綠孔雀、亞洲象等一大批珍稀瀕危動物的種群及其棲息地,為它們提供了“安居”的家園。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衛斌介紹,自1958年雲南建立第一處自然保護地——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以來,全省先後劃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11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地362處,全省自然保護地面積達549.58萬公頃。

  在這些約佔雲南省國土面積14.32%的自然保護地內,全省90%的重要生態系統和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據調查監測,雲南約有50種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分佈區增加和擴大。其中,亞洲象種群數量由150頭增至約300頭,滇金絲猴由1400只
增至3300只以上,西黑冠長臂猿由800只增至1300只左右。

  每年遷徙至雲南的鳥類多達420種,赤麻鴨、灰雁、綠翅鴨等7種水鳥數量超過1萬隻,並不斷觀測到鳥類新記錄、新分佈。

  “黑冠長臂猿、滇金絲猴和綠孔雀等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旗艦作用,又是區域生物多樣性的指示物種,保護好他們也就保護了這個
區域的整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教授楊宇明說。

  雲南的自然保護地實踐是中國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範圍、大規模、多樣化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使旗艦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的同時,對整個生態系統和生物棲息地保護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9年底,中國各類自然保護地已有1.18萬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474個,各類自然保護地的面積佔到陸域國土面積的18%,提前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所確定的17%的目標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