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河南秋季農作物生產情況調查
http://www.CRNTT.com   2021-10-06 10:41:42


 

  起初,對於改種蔬菜,李保民是有些擔憂的。“我們種慣了小麥、玉米,對於早熟蔬菜真是沒有一點管理經驗,怕種不好,更怕成熟了不好賣。”李保民告訴記者。

  不過,李保民的顧慮很快就被打消了。“農科院提供種子、技術支持,三天兩頭來查看情況,還保證在銷售環節繼續提供支持,這我就不擔心了。”李保民笑著說。

  新鄉市農科院副院長張栩告訴記者,李保民的玉米如正常生長,每畝可獲得900元收入,而現在僅需兩個月成熟期的白菜、蘿蔔,每畝可帶來3000元收入。

  在新鄉市農科院、衛輝市農業局等部門的全力幫扶下,不僅上樂村鎮的改種補種工作進行順利,李源屯鎮東灣村2400多畝受災土地的改種補種工作也只用了3天!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衛輝市已經累計發放災後改種種子1087.5公斤,改種補種農作物73000畝,發放補種改種補助資金910.89萬元。

  因地施策減少損失

  “水位最高時達到3.5米,農田簡直相當於‘海底’。”9月1日下午,河南鶴壁市浚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董文全站在受災的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範方前,向記者描述著洪災時的場景。

  記者見到,糧田周邊同一高度的樹枝上,整整齊齊纏掛著玉米殘葉,糧田裡原本生長的玉米早已不知所蹤,一片絕收景象。

  洪水退卻,絕收地塊為何沒有進行改種?董文全解釋了原因。7月中旬以來,浚縣作為主降雨區主洩洪區,遭遇了歷史極值的強降雨過程和行洪過程。“積水太深,排水占用了大量時間,剛達到深耕條件又迎來了8月下旬的降雨,時間已經不允許改種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