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安克雷奇到蘇黎世 中美關係的堅冰悄悄融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0-08 16:50:27


 

  筆者注意到,中方新聞稿中有兩點讓人印象深刻。第一,中方反對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第二,雙方同意採取行動……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軌道。拜登執政以來,對華提出了所謂“競爭、合作、對抗”的三分法,即3C政策。事實已經證明,過於強調中美競爭面,必然惡化合作環境,“即綠洲很容易被沙漠所覆蓋”,美國強調的“競爭”往往是惡性的,從對華為公司的打壓中可見一斑。美方多次表明,希望中美雙方管控競爭,建立“護欄”,可見美方也意識到競爭的不可控性。從競爭到衝突,只有一步之遙,雖然競爭並不必然導致衝突,但無疑增加了衝突的概率,尤其是美方在涉台領域走邊緣的政策,大大增加了中美之間的誤判風險,很容易導致擦槍走火。正像1999年的“炸館事件”和2001年的“撞機事件”,如果沒有當時兩國關係的合作面這個大局,很難想像中美關係會引向何方。

  輿論注意到,今年國慶期間,美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網站上發表聲明,祝賀中國人民國慶節快樂。雖然這有點例行公事的味道,但相較於去年,美方的賀詞多了“美國尋求與中國合作,以解決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這句話,顯然有意提高了合作的調門。此次蘇黎世會晤,中美雙方就廣泛的跨國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再一次證明,中國主張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和正確性。看來,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不僅是中國的哲學,也應是美國人該有的智慧。

  從拜登聯大發言降低對華攻擊調門、承諾不搞新冷戰,到晚舟順利歸航,美方總算將言辭付諸於局部行動,儘管這些行動被許多專家解讀為“戰術性和策略性的”,但不管怎麼說,這是拜登政府邁出的重要一步,還是值得中方玩味並做出積極的回應。

  中美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雙方之間的互動總是牽動著世界的神經。而中美之間在第三地會晤本身就是關係不太正常的表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雙邊關係傷得不輕。此次會晤的另一個成果是,“雙方同意就重要問題保持經常性對話和溝通”,由此判斷,接下來雙方在各自首都進行對口部門的會談或水到渠成。美國財政部長、商務部長、貿易代表的日程也將會被媒體所關注。既然中美之間在阿拉斯加的交鋒是融化兩國堅冰的開始,相信中美蘇黎世會晤的成果也不會馬上被瑞士的冬雪所覆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