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楊渡:中正堂何去何從?應全民參與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00:18:25


中華文化總會前秘書長楊渡。(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0月12日電(記者 倪鴻祥)“促轉會”日前公布“中正紀念園區轉型方案”,將轉型為反省威權的歷史公園,移除蔣介石銅像。中華文化總會前秘書長楊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蔣介石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是威權時期的共同記憶。他贊成中正紀念堂要轉型,但何去何從,應開放給全民討論,由民間共同參與去建構共同的記憶體。

  楊渡,本名楊炤濃,台中市人,曾任《中時晚報》總主筆,大學兼任講師,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2009年曾主持《兩岸中華大辭典》編撰計劃,出版《兩岸常用辭典》及《兩岸每日一詞》,近期出版《1624,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有溫渡的台灣史》等多本歷史文學作品,呈現台灣史傳遞思想與文化的燈火。

  “促轉會”日前公布“中正紀念園區轉型方案”,未來中正紀念堂將轉型成反省威權的歷史公園,並建議移除蔣介石銅像,預計年底前研擬相關法案配套、2022年度上半年提出細節,引發社會關切。日前有民調指出,58%以上不支持“促轉會”做法,只有25%支持。

  楊渡表示,他贊成中正紀念堂要轉型,但何去何從,應開放給全民討論。他不認為紀念蔣介石有多麼的錯誤,因為那是整個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大家不需要把蔣介石視為“黨國威權”,而應視為是威權時期的共同記憶,而且這只是一部分,應該把威權時期所有台灣的狀況納進來完整呈現。

  楊渡指出,各地可以去蔣介石銅像沒關係,民間有誰要保存銅像是其個人的事,但蔣介石做為“國家”共同記憶是存在的,不應該、也不能能抺去這段歷史,就像蔣經國、孫運璿、李國鼎對台灣經濟有貢獻,大家也可以討論。

  楊渡說,當年威權時期,蔣介石只是民間記憶的一部分,還應包括當時台灣在經濟、社會建設的過程,例如把當時高雄加工出口區的男工、女工的那一段歷史也擺進來加以呈現,因為他們當時為了台灣經濟發展,也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要討論中正紀念堂的去留、如何轉型,要從民間出發,由民間共同參與去建構共同的記憶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