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數智基建驅動5G與工業互聯網加速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21-10-21 12:01:46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的加速融合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10月15日,在2021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一屆智博會主論壇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發表主題演講時如是說。

  他認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深化融合應用的關鍵期。

  5G優勢轉化為發展紅利

  工信部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不斷壯大,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9164.8億元。目前,全國已培育100個以上具有行業特色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連接工業設備數量超過了7300萬台,工業App突破50萬個,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在世界範圍內,我國5G發展存在網絡、產業能力以及融合應用的領先優勢。尤其是製造業,為5G的發展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魯春叢說。截至8月末,我國已建成5G基站103.7萬個,占全球70%以上,5G在生產生活領域的融合應用全球領先,網絡切片、邊緣計算、核心網雲化等新型技術也正在加快商用。

  2019年5月,中國移動攜手國內汽車鋁壓鑄件製造企業愛柯迪股份有限公司,以5G SA專網+邊緣計算技術(MEC)規劃建設全國首個5G全連接工廠,落地5G數字車間、AI質檢、室內定位等15個應用。

  “數智化升級以來,愛柯迪人均產值提升了12%,總體庫存下降10%。這只是5G賦能工業的一個縮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大春認為,今年5G正式開始賦能垂直行業,相關案例經驗已從“樣板房”向“商品房”快速轉變。

  今年5月,工信部發布《“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向更多行業和企業應用“5G+工業互聯網”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模式和經驗。

  未來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點方向在哪裡?對此,魯春叢表示,我們需要正視製造業數字化基礎薄弱,數據模塊共享較少,部分自動化設備被國外廠商壟斷等挑戰,做好問題盤點,更多深層次應用還要結合生產實踐打“長期戰”和“攻堅戰”。

  堅持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核心芯片、智能傳感器、底層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統(DCS)等設備多數來自國外,50%的工業Pass平台採用國外的開源結構,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新型技術設施支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論壇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強如是說。

  魯春叢認為,改善相關現狀,需要加快共性技術,特別是5G和TSN等新型網絡的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推動芯片、模組及終端系統設備的產品自主研發和生產製造,特別是加快定制化、經濟型5G工業芯片模組產品的自主研發。

  “未來,工業數字化、智慧化發展,要從嵌入式系統過渡至自主無人系統。”圖靈獎得主、國際著名嵌入式系統研究中心Verimag實驗室創始人約瑟夫·斯發基斯提出,從“單任務、單目標、單領域”轉至能協同處理多項任務的“反應式/主動式智能系統”,需要通過建立學科交叉的科學與工程體系逐步實現。

  不久前,《浙江省推進數字經濟發展2021年工作要點》發布,提出到2021年底,數字經濟綜合應用上線運行,全省產業大腦數據中樞基本建成,選擇細分行業開展產業大腦應用試點,創建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200個以上,公共資源優化配置機制初步構建,數字貿易管理服務平台體系迭代升級。

  “作為我國首個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操作系統,浙江藍卓自主研發的supOS工業操作系統已開展廣泛應用。”劉文強認為,國內企業已逐漸開始重視底層芯片、軟件基礎的核心技術研發,具備發展優勢的區域也將湧現出更多像藍卓一樣的案例,從而縮小區域之間的數字鴻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