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21-10-29 08:43:31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

  文章認為,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為主攻方向,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進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到2050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通過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提高供給質量,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在中高端消費、共享經濟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提升經濟循環的效率,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構建新發展格局,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必須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才能真正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建立健全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調節機制,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優質共享,不斷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不僅表現為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還表現為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差距。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包容性,必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優質共享。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義務教育、養老服務、衛生保健、住房保障等基本民生問題上向鄉村和偏遠地區傾斜。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長效機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更高層次統籌,完善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僅是物質富裕,而且是精神富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形成勤勞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圍。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同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堅持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原則,嚴厲打擊在發展過程中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實現綠色發展。推進垃圾分類,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人民群眾打造生態宜居的生活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