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共同富裕也隨之成為黨和國家下一步重要的工作目標。日前,《求是》雜誌刊發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僅對實現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問題進行了深刻透徹的闡述,而且具體指出了促進共同富裕要把握好的四條原則,即“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循序漸進”,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光明日報發表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趙紀萍文章表示,“鼓勵勤勞創新致富”,指出了促進共同富裕的根本動力和主體力量。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也是破解發展難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當前,發展不僅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條件。“鼓勵勤勞創新致富”說到底就是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就是將實現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與每一個人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聯繫起來,激勵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為共建共享共富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一方面,高質量發展是促進共同富裕的根本動力。只有立足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才能為實現共同富裕築牢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廣大人民群眾是促進共同富裕的主體力量。在促進共同富裕的征程上,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勞動光榮、勞動幸福的氛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創業精神、創新意志和創優品格,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付出、人人擔當的共建共享共富的生動局面,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文章分析,“堅持基本經濟制度”,指明了促進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基本經濟制度是經濟制度體系中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部分,對經濟制度屬性和經濟發展方式具有決定性影響。實踐證明,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基本內涵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與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在所有制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勤勞致富、創新致富的熱情,從制度上保障“人人盡力”。其次,要在分配制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為實現共同富裕構建起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按勞分配為主體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證,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發揮好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調節作用,兼顧效率與公平,最大限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推動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再次,不斷健全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肯定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強調發揮好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增強區域之間發展的平衡性,強化行業之間發展的協調性,不斷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提出了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策略原則。政策和策略是實現黨的領導、促進黨和國家事業不斷開辟新境界的重要途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也需要以一系列科學的政策和策略來推動。“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著眼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根據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和目標任務而提出的制定促進共同富裕政策策略的重要原則。一方面,要“盡力而為”,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特別是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必須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不斷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另一方面,在“盡力而為”的基礎上還要注意“量力而行”,不制定脫離實際、超越階段、好高騖遠的發展目標,不作兌現不了的承諾,不搞過頭保障,堅決防止落入“福利主義”養懶漢的陷阱。
“堅持循序漸進”,確立了促進共同富裕的世界觀方法論原則。全面、系統地看,促進共同富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等方方面面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既需要從政策制定、資源配置、改革導向、績效評價等方面系統性整體性推進,又需要我們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幹,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堅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在促進共同富裕的征途中接續奮鬥;聯繫、發展地看,促進共同富裕是一個在動態中向前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齊頭並進,需要堅持循序漸進,充分估計促進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使促進共同富裕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與現代化建設進程相協調,因地制宜探索促進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不斷形成促進共同富裕的階段性標誌性成果,並及時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