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加入世貿的歷程、成就與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21-11-09 10:20:08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們更加堅定地實施對外開放戰略。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際社會普遍不看好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甚至認為中國不可能具有同時實現有效投資、消費和出口的能力,因為當時中國存在著儲蓄與外匯不足、技術和企業家資源匱乏的“雙缺口”壓力。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出於對市場開放可能傷害本土產業的擔憂,“狼來了”的焦慮普遍蔓延。然而,中國堅定地實施市場化改革,遵守承諾打開國門、開放市場,以市場換技術,做大做強了一大批企業,并促進了產業升級。201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10個年頭,美歐日等國家以西方的經濟自由化和民主化為標准,持續向我國施壓,設置各種障礙,試圖幹擾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2017年更是宣布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為持續推動開放、促進經濟發展,2013年,中國在引進外資領域做出重大制度創新,實施負面清單制度。現在,負面清單制度已成為我國政策制定的重要遵循之一。2017年以來,美國以“脫鈎”“斷鏈”等手段相要挾,發起對中國的經貿與投資的極限施壓,其間還裹挾著不絕於耳唱衰中國的聲音。面對經濟逆全球化和西方一些國家的擠壓,中國堅定地實施改革開放,經受住了來自國內外的各種衝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經濟發展表現出很強的內生性和韌性,保持了長期穩定、健康增長的態勢。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主要成就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形成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良好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十九屆五中全會繪制了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新藍圖,進一步推進了我國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自2013年9月在上海建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迄今已建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我國已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最大目的地國家之一;在“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的引領下,中國制造、中國資本和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取得長足發展。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發展,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年來,我國的經濟貿易成就表現突出,對外貿易增長速度長期顯著高於GDP增速。以2020年數據為例:貨物進出口總額46463億美元,繼續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總額第一位;利用外資1443.74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329.4億美元,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世界經濟增長產生了強勁推動作用,為世界各國貢獻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和更為物美價廉的商品。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在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也極大地造福世界,成為世界經濟複蘇和發展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為世界貢獻了中國發展的紅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