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填海環評工作應加快
http://www.CRNTT.com   2021-11-10 10:01:05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網評:填海環評工作應加快

  來源:大公報 作者:龍眠山

  針對昨日有報道稱,“明日大嶼”填海用地只有10%用來建造房屋,土木工程拓展署緊急澄清,在1000公頃的填海範圍中,不少於20%作住宅用途。

  在大嶼山交椅洲一帶填海造地,是香港未來建設用地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當然,填海造地不可能全部用來建屋,其中還會有商業設施、交通設施、防護堤壩等,更有大量綠化園林及休閒等公共地帶,合理利用空間是一個科學問題。政府承諾不低於20%土地用作建屋,那就是至少200公頃,采用不同的地積比率,將來可容納40萬至70萬人口居住。

  特區政府多年前提出“明日大嶼”計劃,但過去由於反中亂港勢力破壞阻撓,好事多磨。直至香港落實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反中亂港勢力無法在立法會作惡,有關工作才得以加快。

  “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前期研究計劃已於今年6月展開。環境咨詢委員會近日作出討論,一些委員認為在決定填海規模及具體位置前,應首先評估對環境的影響,土拓署及規劃署計劃將環評分為三部分,分別為人工島填海、島上建設以及島上交通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最快本月提交三項環評的概要,而要完成整個前期研究,預期需要42個月時間。

  “明日大嶼”堪稱香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工程建設,環評自是不可缺少,然而僅是前期研究就需要三年半,時間不可謂不長。接下來還要經過咨詢等程序,實際填海不知要等到何時開始,填完并建成房屋更不知是哪年哪月。對輪候公屋的數十萬無殼蝸牛來說,尤其是那些㓥房、籠屋戶,他們盼望的是盡快上樓,期望時間可以加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做事講程序不是不對,但能否急市民所急、研究更穩健快捷的方法呢?程序上删繁就簡,足以提高辦事效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